美国施压选边站,与中方通话7天后,韩外长一番话得罪中国,李在明紧急出来“灭火”(2)

2025-08-08 17:10  郑州广播电视报

但美国的施压正在让韩国的平衡术越来越难维持。特朗普政府不仅要求韩国接受单边关税,还推动"MASGA(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旨在削弱中国造船业竞争力。韩国对此积极响应,甚至主动提出投资方案,生怕美国不满意。这种"服服帖帖"的态度,连朝鲜都看不下去了。

韩国之所以如此顺从美国,根本原因在于其安全自主权的缺失。战时指挥权仍掌握在美军手中,朝核威胁又让韩国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但问题在于,这种安全依赖正在挤压韩国的外交空间--赵显在华盛顿的发言,很可能就是美国施压的结果。

赵显的言论迅速引发中方警觉。中国外交部虽未直接点名批评,但明确表示"希望韩方谨言慎行"。

或许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在明政府开始紧急"灭火"。赵显随后补充称"韩国仍希望与中方保持良好关系",并推迟了美韩投资细则的公布。

然而,这些补救措施能否奏效,仍取决于美国的下一步动作。如果特朗普在8月要求韩国加入对华技术封锁,或进一步开放敏感市场(如大米),李在明将面临更艰难的选择。毕竟,韩国国会"朝小野大",任何重大决策都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李在明(资料图)

面对韩国的摇摆,中国的策略很明确。王毅在通话中已划出红线--中韩合作"不应受制于第三方"。若韩国在关键领域(如半导体、造船)配合美国对华脱钩,中方必然反击。

赵显的"变脸"绝非偶然,而是韩国在中美博弈下的无奈选择。但问题在于,美国的要价只会越来越高,而中国的忍耐也有限度。李在明政府现在试图"灭火",可如果未来美国要求韩国切断某条对华供应链,韩国敢拒绝吗?

若韩国继续在安全上盲从美国,经济上又想占中国便宜,最终只会两头不讨好。毕竟,历史早已证明:在大国博弈中,小国的生存之道不是左右逢源,而是明确底线,保持战略定力。否则,今天的"灭火",可能只是明天更大风暴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