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百色市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道,9月25日至10月7日,百色市靖西、德保、田阳、那坡等县(市、区)过程降雨量超40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698.4毫米,全市平均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多5倍。其中,靖西、德保平均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多8至9倍,受灾最为严重。
当地村庄多位于喀斯特洼地,四面环山,地表受侵蚀形成一些溶洞,地下河密布。降雨时,积水从这些洞口汇入地下河。
对于此次内涝,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院副院长孔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极端降雨造成地下河满溢,以往可以排水的溶洞成了冒水点,无法形成有效的排水通道,因此水位持续上涨。而不同内涝点情况差异大,设计排涝方案也各不相同。
即便洪涝成灾,有一些村民仍然守望着自己的家园,迟迟不愿走远。
黄莹家的房子已建成十几年。她读书时,父母花了半辈子积蓄盖起这栋房子,但一直无力装修。直到近几年攒够了钱,才给屋内刮上腻子粉,外墙贴上漂亮的瓷砖。积水迟迟不退,她和家人隔几天就坐着皮划艇回家,查看水位变化。

水位下降,黄莹回家查看房子
玉萍的父母也同样放心不下房子和放养在山坡上的牛。村部距离家里步行需一个小时,对他们来说太远了,每天来回看牛也不方便。玉萍只好送来帐篷,父母睡在地势较高的田埂上,一睡就睡了一个多星期。
家里遭洪水侵袭后,玉萍的父母睡在地里。现在,积水已退至膝盖以下。 受访者提供视频素材,农岚淳 编辑(00:23)
他们告诉玉萍,整夜都睡不好,下雨的时候,躺着的地方是湿的;雨停了,又闷热难耐。
玉萍十分担心,但是她又不得不返回南宁工作。她在南宁经营一家小卖部,收入微薄,还要抚养四个孩子,如今自己身体也不好。全家人最担心的还是房子,"房子塌了,就没地方住了。重建一栋房子要几十万,损毁的家具也有好几万块"。
02 "今年又白干了"
阿琳回家前,母亲阿梅告诉她,家里的甘蔗地被淹了四块。然而10月4日阿琳回到家后发现,家里总共八块甘蔗地,仅剩两块地未被淹。
阿琳的家位于靖西市龙临镇龙明村大明外屯。与当地大多数村庄一样,这里的土地并非集约成片,而是被划分成若干小块,每块仅几分地。因此,在山谷、山坡等不同区域,几乎每家都有零散分布的几块地。全屯40来户人家,每户约有两三亩土地。
与其他村落相比,大明外屯不算是受灾最严重的。然而,灾害几乎波及了屯里每一户的耕地。位于山谷的农田是此次水灾的重灾区,无论种植的是甘蔗还是水稻,都未能幸免。阿梅估计,全屯受灾的耕地面积约有三十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