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直指要害:日本至今仍有势力妄图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甚至为战犯招魂。"这是对联合国宪章的挑战,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人类良知的挑战。"他正告日本,也仿佛是对所有试图搅动东亚安全局势的势力发出警示:"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尊重;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前事不忘,才能防止再入歧途。"
德国外长咄咄逼人地给中国划下"三条禁令",可现实这面照妖镜,远比柏林政治精英们的臆想来得残酷。当瓦德富尔忙着给中国"立规矩"时,似乎忘了自己脚下并非稳固的棋盘,而可能正站在美国设置的谈判砧板上。
中德经贸关系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中国连续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在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等关键领域,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超过30%。更讽刺的是,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其电动车电池80%的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
中欧经济深度交融,中美关系虽紧张但仍在关键领域(如稀土)紧密捆绑。德国此刻高调对华示强,无异于主动递刀。那位以"交易的艺术"闻名的特朗普一旦重返白宫,急需对华谈判筹码时,德国会不会成为菜单上那盘待价而沽的"烤猪肘"?德国工业界巨头们想到这一幕,恐怕后背都要惊出冷汗。
瓦德富尔飞越万里给中国下达的"禁令",最终可能成为锁住德国自身战略手脚的绳索。当欧洲的政客们沉迷于地缘政治的游戏,试图在东亚复制集团对抗的旧梦时,王毅外长穿透时空的箴言值得世界聆听--不正视历史真相的国家,终将在现实的迷途中撞得头破血流。
德国需要明白,能够重新站起来,正是因为它正视了历史。如今若执意充当域外干涉急先锋,不仅会损害自身经济利益,更将重蹈历史覆辙。毕竟,在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中,任何企图通过军事结盟遏制他国发展的战略,都注定是徒劳的。德国若一意孤行,当心历史的车轮,从不宽恕真正的歧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