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正月十四 提醒:1要偷,2不干,吃3样

2025-02-10 16:54  头条

民间歌谣唱到:"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在正月当中,民间传统习俗颇多,而且特别的热闹,在正月十五前后会迎来小高潮,因为正月十五,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而元宵节的灯会,就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正月十四这天,人们就会开始忙碌着试灯,已经准备各种美食,也是希望灯会,可以顺利进行,圆满结束,因此,正月十四这天又叫"试灯节"。

那么为啥民间人们却把它称之为"凶日"呢?老话说:"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也就是说,在正月十四这天是天上的神仙看灯,如果表现的好,就会赐福于你,表现的不好,就会降祸于你,因此,正月十四,不能犯了忌讳,不然认为就会带来不顺,此外,这天还是临水娘娘的诞辰,因此忌讳也比较多。

那么正月十四,有哪些传统和讲究呢?提醒:1要偷,2不干,吃3样。

1要偷:偷青

在这样一个充满期待的节日里,偷青习俗无疑是最具趣味性的部分。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偷窃,这里的偷青,是一种充满温情与祝福的风俗。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村民们会悄悄潜入邻家的菜园,摘上几片青菜,或是拔上几个萝卜。这看似"偷窃"的行为,实则是一种邻里间的友好互动,大家心照不宣,乐在其中。摘回的青菜和萝卜,往往会被加入到亮眼汤中,成为一道独特的节日美食。这不仅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偷青,寓意着把一整年的坏运气送走,把好运气偷回来。

2不干

忌争吵

争吵不仅会破坏节日的喜庆氛围,还会破坏家庭的和睦。传统观念认为,家庭内部的和谐是吸引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天应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引起争执的情况,即使遇到分歧,也应以和为贵,通过沟通协商解决,保持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忌浪费

节约粮食、珍惜资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正月十四这一天更显重要。因为浪费被视为对粮食的不敬,从而不愿赐福。

因此无论是准备食物还是日常用品,都应量力而行,避免铺张浪费。同时,这一天也是反思自身消费行为,培养勤俭持家好习惯的好时机。

吃三样。

吃糟羹。正月十四日吃糟羹的传统习俗相传与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有关。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时军民粮尽,人们只好用野菜混合米粉煮成糊羹支援抗倭,后来一直沿为习俗。

喝亮眼汤。农历正月十四日民间风俗要喝亮眼汤,喝了亮眼汤眼睛亮汪汪,这一年就风风顺顺。

吃酒糟蛋。正月十四吃酒糟蛋是一种食俗,不但暖身还有团圆美满的寓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