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简直是一记耳光,把过去几年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虚张声势抽得粉碎。
说到底,日本算清了一笔账:3700亿美元的中日贸易额摆在那儿,真要为台湾问题和中国撕破脸,代价可比讨好美国惨痛多了。
国际政治的"安全距离定律":谁在玩火,谁在装样?观察各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表现,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嗓门大小和实际风险成反比。
日本作为地缘上的"前排观众",嘴上喊得凶,身体却很诚实。毕竟真要打起来,日本离中国克不是太远。所以石破茂政府宁可被骂,也要紧急刹车。
美国虽然隔了个太平洋,但毕竟有"全球老大"的人设要维护,所以一边卖武器给台湾地区,一边又不敢明确承诺出兵。五角大楼催着日本、澳大利亚"表态",自己却连"无条件保卫中国台湾地区"都不敢说--典型的"让别人冲,自己看戏"。
石破茂(资料图)
最滑稽的是捷克这类国家。捷克与中国台湾地区的贸易额不到中捷贸易的5%,却偏要学美国打"台湾牌"。结果呢?欧盟不接茬,北约盟友当笑话,连捷克本国媒体都嘲讽这是"政治马戏团表演"。
相比之下,德国、法国这些真正的欧洲大国,反而异常低调。毕竟空客50%的飞机卖到中国,大众每年在华赚走百亿欧元--谁会为了刷存在感砸自家饭碗?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当帕维尔在东京表演"政治摇滚"时,中欧合作的列车已经开往下一站。
至于台湾问题?中国的立场从未改变,"外部势力干涉必将失败"。
说到底,国际政治不是真人秀,靠哗众取宠或许能博个头条,但最终决定输赢的,永远是实力与利益的冰冷计算。当日本企业忙着撤离、欧盟忙着谈生意时,帕维尔们的表演,终究只是历史浪潮中的一朵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