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时候解决了。"一位专家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后发出感慨。他认为,黄牛"坐地要价"频现,实际上其贩卖的泊车入位正是"百姓就医需求"之一的真实映照。
浙大一院周边,黄牛凌晨5点半已经开始拦车揽活。潮新闻记者摄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汤海孺认为,首先,因为很多车主对于医院周边泊车位情况不了解,造成信息不对称。黄牛实际上是利用这个情况打了个"信息差"。其次,泊车场内部管理存在缺失,泊车场管理人员配合、勾连,或是睁一眼闭一只眼,才会让黄牛的想法轻易得逞。
"要从根源上铲除黄牛,关键是要打破信息隔离。"汤海孺建议,加强政府管理部门与公众出行服务平台间的合作,依托城市大脑,充分发挥双方智慧交通服务能力和实时交通大数据能力,为浙大一院、浙大二院周边地区泊车服务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此外,也可发动周围社区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共同维护泊车秩序,及时引导就医车辆正确、高效泊车。
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附近公共泊车场,5元/时、24小时30元封顶。潮新闻记者摄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破解"医院泊车难"问题,一方面需要彻底整治黄牛揽客乱象。另一方面,仍需提升城市泊车综合治理水平,双管齐下,打通就诊"便民最后一百米"。
交通领域专家、杭州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伟强,长期呼吁解决"医院泊车难"。他同样认为,挤压黄牛生存空间,首先要解决医院周边泊车位短缺,以及车位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