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快手公布2024年业绩,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1.8%至1268.9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至177.16亿元。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创历史新高,达7.1亿,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3.99亿,同比增长5.13%。
然而,观察者网对比发现,去年,快手不仅多类目表现增速大不如前,作为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的直播业务收入还同比减少了5.1%至371亿元。
并且,其重点布局的短剧及海外市场亦面临挑战。短剧被"抖音系"红果短剧等猛烈追击,海外则持续亏损,2024年录得9.34亿元的经营亏损。
多项业务增速"踩刹车"
2024年,快手直播业务收入的下滑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近年来,直播行业监管趋严,对低俗、猎奇、擦边等不符合规范的内容进行了严格治理。快手作为头部平台,受到的监管压力自然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平台上部分违规内容被清理,难免会影响到直播业务。
为了建立一个健康及可持续的直播生态系统,快手也在主动调整内容生态,减少对低质量直播内容的依赖,强化内容治理,推动直播内容向垂直领域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游戏直播、短剧联动直播等,转型在短期内对收入产生了冲击。
此外,这背后还有当前用户对直播打赏的新鲜感逐渐降低,打赏意愿有所下降,以及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抖音、视频号等不断抢占快手市场份额等因素。
只是,比较令人意外的是,降低了打赏直播的收入权重,将更多流量分配给其他业务的快手,2024年在广告业务收入和电商业务收入方面的增速,竟也出现了下滑。
首先是线上营销服务(广告业务),去年,快手该部分收入同比增长了20.1%至724亿元,看上去成绩喜人,但2023年全年,其增速是23%,对比可以发现2024年增速有所放缓。
其次是其他服务,去年该部分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了23.4%,主要得益于电商业务的增长,表现为电商GMV的增加。可再看2023年,公司其他服务收入较2022年增加了44.7%,相当于去年的增速已经有了"腰斩"的趋势。
不仅如此,表面上看,快手的2024年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创历史新高,达到7.1亿,同比2023年增长了4.64%,但该增速已经"踩了刹车"。要知道此前一年,其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增速还是两位数。
QuestMobile数据亦显示,截止2024年12月,抖音与抖音极速版APP去重活跃用户规模达9.78亿,而快手与快手极速版APP去重活跃用户规模为5.87亿,两者之间存有一定差距。
可以看出,虽然2024年快手交出了一份增收又增利的"成绩单",不过在用户审美疲劳、年轻用户圈层分化,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其已经有了爬升乏力的态势。
短剧、AI挑战重重
在几大主要业务收入与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快手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短剧和出海成为其重点布局的两个方向。
短剧方面,快手这几年一直在发力。2019年推出"快手小剧场""光合计划";2020年推出针对行业创作者的分账政策"快手星芒计划";2021年又升级为厂牌"快手星芒短剧",不断加强对短剧创作者和内容的扶持,丰富短剧题材和品类。
在此期间,出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爆款短剧,比如爱情题材的短剧《如花如荼》、喜剧题材的《这个男主有点冷》、古装穿越题材的《重生之嫡女祸妃》等。这些短剧在题材、剧情、制作质量、用户互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带动了商业变现。
按照快手最新财报,2024年第四季度,包括短剧在内的内容消费行业取得了很快的增长,其中,商业化短剧的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300.0%。
不过,该业务的增长背后暗藏危机,最受瞩目的就是版权问题凸显。今年3月,映宇宙旗下短剧公司快创就向快手旗下短剧APP喜番发出警告函,称喜番未经授权擅自上架并传播多部版权作品,严重违背了双方的合作约定,也侵犯了快创的知识产权。
这折射出快手短剧在内容获取上可能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或会损害平台品牌形象与创作者对其的信任。当前短剧竞争愈发激烈,爱奇艺、腾讯、百度、拼多多、小红书等都在跑步入场,快手短剧如何持续吸引用户、提升用户付费意愿是一个问题。
海外方面,快手也充满挑战。尽管官方称,公司海外整体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海外业务的成本费用也得到有效控制,经营亏损同比收窄,但2024年还是录得了9.34亿元的经营亏损
相比起竞争对手TikTok,快手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较低,这或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市场教育和品牌建设。
眼下,AI成为快手探索的重要方向。快手通过将AI技术融入平台的多个方面,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还为内容创作、商业变现和全球化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只是,同样的问题,众多竞争对手都在投入大量资源用于AI技术的研发,快手要脱颖而出,仍需要不断创新和寻找独特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