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的古代先民就已经观察出北斗七星的出没规律,并利用初昏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判断季节。
例如,在古籍《夏小正》中就有记载说,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不同的节气和月份。如,书中记载"十一月冬至,斗柄悬在下"(指正北方),以及"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指正南方)。说明,古人在夏代时就已经能够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辨别季节的转换和月份的更替了。
另外,在《鹗冠子环流第五》中也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今年的8月7 号这天,当斗柄指向西南的时候,不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还是我国的北方地区,都进入了秋季。
秋季一共有6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当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35度时,就进入了立秋!
当然,立秋不等于"入秋",立秋是节气也是节日,我国所有的地区这天都是"立秋"。但是,"入秋"就不同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不同,"入秋"时间自然就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地区,每年的"入秋"时间也不一样。
按气象学上的说法,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下,作为秋天开始的标志,就算是"入秋"。按这样的标准,我国很少有地方能够在立秋当天"入秋",南北方差异很大,像我国江淮一带,可能要等到九月才能"入秋"。
对于像我这样的吃货来说,立秋到了就意味着可以大饱口福了,从清朝开始,民间就有"贴秋膘"的习俗,简单说,进入秋季了可能躲多吃肉。但,也要有节制,不意味着就可以大吃大喝了。
为啥会有"贴秋膘"这个习俗呢?是因为,夏季的天气比较闷热潮湿,人们的食欲都不太好,东西吃的少,体重自然就下降,古人还把这种情况称为"苦夏",为了弥补体重上的损失,到了立秋这会,人们就开始做一些像焖肉,红烧肉,白切肉等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菜肴来补充身体的亏欠。
当然,立秋后不只是吃肉,还会吃一些有寓意的食物,因为,立秋也是古代社会中的"四时八节"之一,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因此,人们还会在这天:吃茄子,降"火气",除秋燥;立秋有啃秋的习俗,主要是啃西瓜;吃南瓜,性温味甘,可润燥;吃秋桃,寓意吉祥;吃龙眼,寓意福满;吃芋头可除脚疾,等等。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过后,虽然还有秋老虎的天气等着我们,但昼夜温差开始逐步加大了,之后再刮的风都带有凉意,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秋天正式到来。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立秋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我们的老祖宗根据立秋这天的天气状况来预估当年的收成和冬天的寒冷程度。例如,农谚说,"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意思是说,立秋这天不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的作物会出现减产的情况。这是因为,立秋前后气温仍然较高,农作物生长旺盛,对水分要求迫切,如果此时不降雨,便会对秋收造成损失!
立秋到了,民间谚语说"冬天冷不冷,就看立秋",今年冬天冷吗?哪天最冷?早了解早准备!下面来具体看一下,是怎么判断的!
一、 北风刮立秋,冰冻三尺厚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古人通过长时间细微观察发现,如果立秋这天刮了北风话,往往预示着当天的冬天会非常寒冷,并且,降雪的天气多,是个冷冬。相反,如果,这天刮了南风的话,则预示着接下来将会干旱少雨。
类似的农谚还有"立秋南风秋要旱,立秋北风冬雪多",表达的意思相近。
古代虽然没有气象卫星,也没有大数据,但这句农谚总结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按现在气象学中的解释是,立秋这天刮南风,说明本地还是在暖空气的势力下、比较强,立秋后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的晴热天气。因此,有了"立秋南风秋要旱"的说法。
如果,立秋这天刮的风以北风为主的话,说明冷空气来得早,势力比较强,本地早早的被冷空气控制了,到了冬天,温度一低,就容易出现降雪降温的天气。因此,有了"立秋北风冬雪多"的说法,预示着当年的冬天是个寒冬,非常寒冷。
二、立秋响雷,百日无霜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大意是说,如果立秋这天想起了雷声或者来了雷雨天气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百日内可能不会出现霜冻,说明当年的冬天是个暖冬。
立秋时节下点雨有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希望有连阴雨或者雷雨的天气。因为,这样的雨往往是气旋性雷雨,会造成雨涝,田间积会影响作物根系呼吸,影响作物生长。并且,连阴雨会拉低温度,使作物难以成熟,籽粒不实,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像农谚"立秋日雷鸣,主稻秀不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立秋旱,立冬冰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这年的立秋后比较干旱少雨的话,则预示当年到了立冬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冰冻现象,说明当年的冬天是个冷冬。
总之,根据上面农谚的说法。如果立秋这天刮的风以北风为主,就预示着当年的冬天会比较寒冷,是个寒冬。相反,如果立秋这天刮的风以南风为主,则预示着当年的冬天相对暖和一些,是个暖冬。
那么,今年哪天最冷呢?
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当属"数九寒天"了,而在"数九寒天"最冷的几天,就数"三九、四九"了。那么,今年哪天是三九四九呢?
"数九",按现在的算法是从二十四节气当中冬至当天算起的,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是一年中寒冷的时期。"
今年的"数九"是从2024年12月21日(冬至当天)开始算起,到2025年3月11日结束,其中,最冷的"三九、四九"时期,是从2025年1月8日开始到2025年1月25日结束。即,今年最冷的几天。
立秋到了,将正式进入秋季,秋老虎过后,将迎来凉爽的天气,您认为今年是暖冬,还是寒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