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月十九牢记: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

2025-02-16 18:37  头条

正月十九,在传统农历里被称为"年封口",此日标志着春节的正式落幕,也意味着将旧年的福运与财运"封藏",为新一年的顺遂奠定根基。

吃三样

荠菜--吃春迎福

荠菜这东西,可是春天的头道鲜。老话说"春食荠菜赛仙丹",这话一点儿不假。

荠菜不仅好吃,还特别有营养。春天的荠菜,嫩嫩的、绿绿的,带着一股子清新的味道,咬一口,满嘴都是春天的气息。

荠菜的做法可多了,最简单也最好吃的就是做荠菜饺子馅儿。把荠菜摘干净,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来挤干水分,然后切碎。

再准备点猪肉馅,放点葱姜末、盐、酱油、香油,搅拌均匀。把荠菜和肉馅混在一起,搅拌均匀,这馅儿就调好了。包出来的饺子,荠菜的清香配上肉馅的鲜美,那叫一个绝!

要是不想包饺子,荠菜炒鸡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把荠菜切碎,鸡蛋打散,锅里放点油,先把鸡蛋炒熟,盛出来备用。

再把荠菜下锅,加点盐,炒软了,再把鸡蛋倒进去,翻炒几下,出锅。这道菜,颜色好看,味道清新,老少皆宜。

发糕--蒸蒸日上

发糕,一听名字就知道,寓意着"发发发",新的一年,事业、财运都蒸蒸日上。发糕做起来也不难,关键是发酵要到位,蒸出来的发糕才会松软、香甜。

做发糕,首先要准备材料:面粉、酵母、白糖、红枣。先把酵母用温水化开,静置一会儿,让酵母充分激活。

然后把面粉倒进盆里,慢慢加入酵母水,边加边搅拌,搅拌成絮状后,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把面团放在盆里,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等面团发酵到两倍大,里面全是蜂窝状的小孔,就说明发酵好了。这时候把面团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揉一揉,排出里面的空气。

再把红枣洗净,切成小丁,撒在面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让红枣和面团黏在一起。

把面团放进蒸锅,大火蒸30分钟,关火后再焖5分钟。打开锅盖,白白胖胖的发糕就蒸好了。

饺子--招财进宝

饺子,这可是咱中国人最熟悉的食物了。正月十九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饺子馅儿的种类可多了,猪肉大葱、韭菜鸡蛋、芹菜虾仁……今天咱就来整个荠菜猪肉馅儿,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再唠唠怎么包饺子。

先把面团揉好,切成小剂子,擀成饺子皮。把调好的荠菜猪肉馅儿放在饺子皮上,对折,捏紧边缘。要是手艺好,还可以捏出漂亮的褶子。包好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元宝,看着就喜庆。

锅里烧开水,把饺子下进去,用勺子轻轻推一推,防止饺子粘锅。水开后,加点凉水,再煮开,重复三次,等饺子都浮起来,就可以出锅了!

做二事

扫尘迎新,正气满满。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场特别的打扫仪式,称之为"扫旧尘,接新气"。人们会用新扎的竹枝,绑上鲜艳的红布条,从屋顶开始,一直轻扫到墙角,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这可不是普通的打扫,竹枝象征着"节节高",寓意着生活步步高升。扫尘的动作,则是为了扫去旧岁的晦气,让家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扫完之后,将竹枝挂在大门旁,既能驱邪避邪,又能迎来吉祥之气,为新的一年保驾护航。

挂葫芦纳福,喜气盈门。

红绳系着的小葫芦挂件,在这一天也要派上用场。人们会将它们挂在门窗或床头,葫芦肚大口小,传统中认为它既能吸纳福气,又能阻挡病气,是家居保安的佳品。挂葫芦时,人们还会念叨着"葫芦转三转,平安往里钻",这样的仪式感让家里充满了喜庆和温馨的氛围,仿佛福气已经悄悄降临。

忌一事

忌争吵:这一日若发生争执,传统观念认为会"破财损运",唯有平和度日,才能为新一年铺就道路。

传统以行动向我们表明:唯有认真对待"今天",才能使明天与后天真正归属于自己。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