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闪电交付!中国送给巴基斯坦军方大礼

2025-08-05 22:00  头条

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赛义德·阿西姆·穆尼尔元帅视察木尔坦基地时,主持了 直-10MEII武装直升机入列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的仪式。穆尼尔元帅还观看了新型直升机在穆扎法尔加尔靶场的实弹射击演示。中国产的直-10ME武装直升机的交付,对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现代化意义重大。

从现场情况看,巴铁接收的直-10ME的配置非常高端,甚至比解放军自用的直-10高级得多。配备了先进的CM-502KG远程空地导,首次在国产直升机上装备了定向红外对抗系统(DIRCM),另一侧武器挂架挂载了TY-90空空导弹和70毫米制导火箭弹发射装置,这几乎是"满血版"的直-10,仅缺少毫米波雷达。

值得注意的是,巴媒体报道用的是直-10ME II的型号,或许意味着配备了毫米波雷达的型号是直-10ME I。巴媒体对此次直-10ME直升机交付评价颇高,认为这不仅是装备升级,更是一次重大转变,意味着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有了现代化的中国武器平台。

最新照片显示,巴基斯坦从中国引进的直-10ME武装直升机,机尾翼侧面喷涂有"786-301"编号,短翼外侧及尾梁下方,分别配备有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与定向红外对抗系统;此外短翼挂架上还搭载了CM-502KG空地导弹。

从2015年赴巴测试,到2025年首批到货,回顾中巴直-10ME军贸合作,可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直-10ME能够逆风翻盘的关键,除了土美两国各掉链子以外,核心在于直-10ME在动力系统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早年间由于涡轴-9发动机性能不足,解放军对直-10的 "减重" 工作十分上心,甚至不惜多次同军工部门发生争吵,这也导致巴陆军对直-10早期型号颇有微词,进而直接将其淘汰。

知耻而后勇,随着涡轴-9G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与换装运用,直-10直升机的动力顽疾得到解决,同时也催生出了可以携带相应套件的直-10ME01与ME02。巴陆军在武直引进方面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意识到直-10ME 早已脱胎换骨,于是爽快地同我国签署了采购协议,由此 "霹雳火"才首次走出国门,翱翔南亚。

现有照片表明,巴陆军接收的首批直-10ME,在机载自卫系统配置上属于满配,由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与定向红外干扰系统组成。按照巴陆军作战环境与交战对象来看,其在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技术体制选择上,应会考虑综合告警,而非在红外、激光、紫外中三选一,毕竟前者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告警波段,具备单一告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属于对抗措施之一,主要由激光源,用于获取、识别和跟踪目标的电路系统和设备以及激光指示器构成。它利用激光源发出激光束,对准入侵红外制导导弹的导引头,定位发射激光束,使干扰能量集中在导弹到达角的小立体角内,干扰导引头上的红外探测器和制导线路,最终令导弹丢失或偏离目标,使飞机能够避开导弹攻击。

需要强调的是,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只能对抗红外制导威胁,为对抗雷达和雷达制导武器,巴陆军或会采购射频干扰机。该设备包括接收机、处理器和调谐至敌方发射器频率的发射机等组件。射频干扰分为噪声干扰与欺骗干扰,从干扰效果上来讲,后者要更胜一筹,因此巴陆军装备的这批直-10ME,日后还会将射频干扰机集成上去。

CM-502KG空地导弹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发,自重45千克,战斗部11千克,有效射程25千米,飞行速度1.1马赫,可采用多种制导方式,能够对机动式导弹发射平台、轻装甲车辆、小型舰艇等各类固定或慢速移动的战术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具有尺寸小、适装性好、命中精度高、附带损伤小等优点,鉴于其问世已经多年,巴陆军引进的同型号弹药,应该在技术性能上有所升级。

毫米波雷达已经成为美俄武直的标准配置,以AH-64D"长弓阿帕奇"为例,该机所搭载的毫米波雷达,可以覆盖8千米的范围,每6秒钟就做一次全向扫描,可以同时确定、区分和显示多达256个目标,并且筛选出其中16个首要目标传送给火控计算机。另外在打击目标的同时,该机雷达还可以将其他目标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

直-10ME02型直升机也选择加装毫米波雷达,由此令其打击战场监控、察打一体、火力反应、生存概率等方面得到显著增强。解放军未对现役直-10改装毫米波雷达的原因,在于现役直-19直升机装备有同款雷达,因此用不着另行添置。但对于巴陆军而言,考虑到印空军采购的AH-64E"阿帕奇"直升机约有一半装备了AN/APG-78型毫米波雷达,因此巴陆军定然也会采购。

对于巴陆军航空兵而言,直-10ME的到来,令其四十年不变的主战装备体系迎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让中航工业在外贸武直领域创造了历史。放眼未来,随着直-21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列装及外贸版本的推出,巴基斯坦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届时,说不定印巴两国将会依托重型武装直升机,开展一场真正的 "中美大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