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后通牒起作用,克宫软化立场:普京愿意见泽连斯基
据《今日俄罗斯》8月4日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普京可能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但前提是"专家层面的必要工作完成,并跨越了足够的距离"。
这番表态与上一次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就在7月底,克宫的态度还是强硬拒绝,明确指出近期不会安排峰会,因为和平谈判还没有达到可以让两国元首直接对话的阶段。
如今,虽然佩斯科夫依然附加了条件,但用词上已从坚决排除变为技术性可能,这种软化被解读为俄方释放的一种战术性信号,既维持强硬姿态,也算是给了特朗普一丢丢面子。
当然,本质上, 还是想让俄罗斯在面对压力时看似开放,却不付出任何实质代价。
泽连斯基和普京曾见过面
这种立场软化与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有直接联系。
特朗普在7月下旬把此前给俄方的50天谈判期限压缩为10至12天的最后期限,后来又进一步缩减,明确表示如果俄方在此期间不展现出和谈诚意,美国将推动更严厉的制裁。
随后,美国在俄周边海域部署核潜艇,并派遣特使准备访问莫斯科,使得克宫面临内外双重高压。
在这种情况下,克宫不得不释放"可能会晤"的话术,作为缓和信号。
对俄罗斯而言,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战术手段:既不真正让步,也能让特朗普一时难以指责俄方完全无意谈判。
实际上,这种软化不过是姿态外交,用来对冲最后通牒。
所以说,克宫的每个字眼都精心设计过了,好像说了什么,但好像也没说什么。
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