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经常感慨:这时间过得真快,这时间都去哪了!是啊,转眼间又立冬了,说到立冬,这俗语还真不少,什么"立冬有食补,春来勇如虎","立冬补一补,春天能打虎","立冬补冬,补嘴空",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立冬过后,天气更加的寒冷,立冬时节进行合理的食补,等到来年春天才会有更健康的身体,所以在立冬过后,再馋也要谨记"2馅不吃、4事不做",顺应节气平安过冬天,从而使春冬两季的身体更健康。

2馅不吃
1、不吃寒性食材馅:如冬瓜、苦瓜、螃蟹等,冬季宜温补,寒性食材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身体不适。
2、不吃油腻食材馅:如纯肥肉馅或油炸食材,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利于消化,尤其对中老年人和消化功能较弱者不友好。
建议选择瘦肉搭配蔬菜的馅料(如猪肉白菜馅、羊肉胡萝卜馅),既健康又符合冬季养生需求。
4事不做
一、户外休息时避免坐在石头和铁质椅子上
在立冬之后,天气越发寒冷。石头和铁质椅子由于材质的特性,导热速度非常快。当我们坐在上面时,这些冰冷的材质会迅速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得身体受寒。尤其是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这种受寒可能会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所以,在户外休息时,应尽量选择木质或其他导热较慢的材质的座椅,或者准备一个坐垫,以避免直接接触冰冷的石头和铁质椅子。

二、不要过早戴围巾和帽子
常听老话讲"春捂秋冻"。在立冬后,气温虽然逐渐降低,但过早地戴上围巾和帽子,会使身体过于依赖外部的保暖措施,而自身的抗寒能力得不到锻炼。当遇到气温突然变化或者需要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切换时,身体可能会因为无法快速适应而生病。我们应该让身体逐渐适应冷空气的侵袭,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秋冻"而忽视了自身的感受,如果感到寒冷难耐,还是应该及时添加衣物。

三、避免剧烈运动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血管容易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给心脏和血管带来较大的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剧烈运动还可能导致身体过度疲劳,降低免疫力。因此,在冬季,我们应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帮助我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四、不要熬夜
冬季是一个适合养精蓄锐的季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在夜晚,人体的阳气逐渐内敛,阴精开始蓄积。如果熬夜,就会打乱这种自然的节奏,导致阳气耗损,阴精不足。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同时,良好的睡眠还能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