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为自保他熬白了头发,皇帝:费那劲干嘛,朕不敢杀你

2025-04-25 14:03  搜狐

公元前226年,雄心勃勃的秦始皇召集群臣,准备攻灭楚国。朝堂上,老将王翦和青年将领李信在用兵数量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李信认为楚国早已没落,只需20万人就可以拿下。王翦则认为楚国地大物博,有极强的战争潜力,要想将其灭国,至少需要60万人。自古打仗就是打粮草和后勤,20万人的后勤供应和60万人的后勤供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此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信的建议,并让他担任主帅,统兵20万伐楚。

年轻的李信遇到了项羽的爷爷项燕,当时项燕手握40万大军,兵力是李信的二倍。但他没有正面和李信死磕,而是故意示弱,诱敌深入,一步步把秦军引进了自己事先布置好的伏击圈中。最终李信大败,损失了两营兵力和七名都尉,这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一个大败仗。秦始皇得到前线战败的消息后,亲自带人来请王翦,请他代替李信指挥,并承诺给他60万大军。

王翦在之前灭赵和灭燕的过程中都立了大功,在军中有很高的威信。此时又手握60万大军出征,声望达到了顶点。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儿子王贲也沾沾自喜。但此刻的王翦却十分清醒,并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这60万大军几乎是秦国全部的精锐,秦始皇又生性多疑,灭楚之后他会不会对自己下毒手?以消除自己拥兵自立的隐患?恐怕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