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遭围攻,真正的危机竟在何处?

2025-09-25 17:09  头条

台海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核心利益所在,近几年局势越来越复杂,外部势力插手让事情更棘手。俄罗斯媒体频频发声,分析如果台海真打起来,中国可能会被多国围堵,而经济上的打击比军事冲突还麻烦。

赖清德上台台海紧张

赖清德当局5月20日就职后,他的表态很快就搅动了海峡两岸。赖清德在就职演讲中把两岸关系说成"两个国家"的事,这跟以往不一样,直接挑战了一个中国原则。这样的言论一出,北京立刻回应,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赖清德还推动所谓的"加强军备",2024年"军费"预算增加到近190亿美元,占GDP比重升到2.5%以上。2025年初,他又承诺要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3%以上,重点买武器和升级装备。这些钱一部分来自美国援助,美国国会通过多项法案,提供军售和训练支持。

赖清德上台后,美与台当局互动明显增多。2024年夏天,美国舰艇和飞机靠近台湾周边,中国人民解放军也组织相应演习,维护主权。赖清德还公开说要把中国大陆当成"外国敌对势力",这话让两岸关系雪上加霜。美国借此机会强化在亚太的布局,拉拢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形成针对中国的链条。俄罗斯媒体注意到这些动静,认为赖清德的做法就是在火上浇油,增加冲突风险。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任何分裂企图都不会得逞,我们坚定反对外部干涉。

从历史看,台湾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赖清德的上台是民进党继续执政的结果,他们一贯搞台独路线。美国支持这种路线,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2024年下半年,中国大陆组织多次军演,回应赖清德的挑衅,展示了捍卫统一的决心。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说,赖清德的言论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麻烦。

潜在围攻经济威胁大

而俄罗斯媒体这些年对台海局势分析不少,他们指出,如果真发生冲突,中国可能面临多方围攻,不光是军事,还包括经济制裁。像卫星通讯社和RT这样的俄媒,多次提到美国会拉盟友一起封锁中国海空通道,切断贸易线。俄罗斯自己经历过西方制裁,他们觉得对中国来说,经济打击会更狠,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供应链全球连着。2024年,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已经在研究俄罗斯怎么规避制裁,为可能的台海战做准备。

围攻的风险不是空谈。美国主导的联盟,可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甚至菲律宾,他们在军事上配合,经济上搞禁运。俄罗斯媒体分析,类似于对俄罗斯的措施,冻结资产、限制能源出口,对中国影响巨大。想想看,中国出口占GDP大头,一旦被卡脖子,工厂停工、失业增加,民生就受累。俄媒强调,战争本身损失大,但制裁的长期效应更可怕,能拖垮经济基础。2024年底,有报道说中国官员去俄罗斯取经,学习怎么用第三方渠道绕过制裁。

更大的危险在于隐形威胁。舆论战、经济战会并行,西方媒体放大负面,影响国际形象。中国经济韧性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台海如果乱起来,不止两岸遭殃,亚太稳定都受影响。

中国自强维护统一坚

面对台海紧张,我们国家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和平发展。中国外交部多次表态,反对台独分裂,欢迎岛内同胞回来。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海军空军实力增强,保障领土完整。经济上,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科技自主创新,减少外部依赖。

中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我们在国际上互相声援。俄罗斯媒体的分析,帮助我们看清形势。赖清德的挑衅不会动摇我们决心,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坚决反对分裂。未来,我们继续加强国防,深化改革,经济稳中向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