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与“大以色列”: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的阴影(3)

2025-08-28 15:16  澎湃新闻

贝京、沙米尔、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地"观念的捍卫者和发展者

在亚博廷斯基之后,梅纳赫姆·贝京、伊扎克·沙米尔、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政治家进一步发展了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并且作为精神指南铸造了以色列政治中的右翼中坚力量--利库德集团,进而对以色列政治和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

贝京认为,犹太人对整个巴勒斯坦拥有"不可剥夺的历史权利",它源自先祖亚伯拉罕与上帝的契约,因此是神圣、永恒、不容违背的权利。他甚至极端地认为联合国1947年第181号决议"肢解我们的家园是非法的",以色列"永远不会被承认"。贝京把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其他民族一律界定为"外国人",强调要实现犹太民族权利,就必须将包括约旦河东西两岸的"以色列地""从外国人的非法控制下解放出来";军事斗争而非政治斗争,是争取"家园完整"和犹太人权利的最主要途径。

伊扎克·沙米尔作为贝京的"老战友"在以色列政治家中以强硬闻名。1980年,沙米尔就任以色列外长后便提出了关于巴以冲突的"三不"原则:不撤出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领土、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承认耶路撒冷属于阿拉伯领土。1983年9月,贝京辞职后沙米尔继任总理,同时接替其在利库德集团的领袖角色。

沙米尔对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思想进行了重要发展。首先,他特别强调以具体的定居点方式占据"以色列地"的重要性,强调"犹太复国主义的实现"就是确保犹太人可以在"大以色列"的任何一片土地上定居,这也是以色列至今仍不断推进犹太定居点建设的根源之一。其次,他特别强调犹太人与巴勒斯坦历史的延续性和不可分割,任何把犹太人与其历史家园分割开来的历史观都是在"谋杀历史"。最后,他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沙米尔认为,建立巴勒斯坦国就是在"以色列地"上建立"外国政权",将严重损害犹太民族权利。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涯与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密切相关,并成为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政治组织利库德集团的核心政治领袖。内塔尼亚胡强调要把以色列建设成"犹太民族国家",致力于实现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建立"大以色列"的目标;坚持以军事实力促和平的观念,反对"土地换和平";坚持把"反恐"与巴勒斯坦问题联系在一起,将巴勒斯坦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对哈马斯领导人进行"定点清除"。在这些政策的支配下,以色列在领土问题、难民问题、耶路撒冷问题、犹太定居点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政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内塔尼亚胡一直否定巴勒斯坦建国的合法性。内塔尼亚坚称巴勒斯坦地区不仅从不存在"巴勒斯坦人"或"巴勒斯坦国家",也没有巴勒斯坦民族或是文化。在领土问题上,内塔尼亚胡反对工党的妥协,致力于实现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建立"大以色列"的目标。

在和平问题上,内塔尼亚胡信奉强权哲学,强调巴以和平必须通过"威慑性和平"实现。他认为,自以色列立国以来,对以色列发动战争的阿拉伯国家数量呈下降和衰退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强大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铸造了和平,即"以色列越强大,阿拉伯国家就越有可能同意和平"。因此,内塔尼亚认为只有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才能保持和平,并且反对"土地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