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于真实历史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凭什么这么火?

2025-08-01 16:43  新黄河

取材于真实历史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以来看哭无数观众,豆瓣评分从开分8.5分涨到8.6分,票房预测从十几亿上调到32亿。将一段惨绝人寰的真实历史进行影视呈现,《南京照相馆》非常克制,也非常有力。

电影聚焦1937年南京沦陷之际吉祥照相馆里普通百姓的经历,他们最初为了保命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意外发现日军暴行的底片,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要送出这些底片,让罪证冲破封锁传向世界。

相较于同类型题材作品,《南京照相馆》并非直接呈现血腥与暴力,而是通过"照片"这一媒介,以一种间接却极具震撼力的方式来揭示历史的真相。

比如电影中,日本随军摄影师按下相机快门的声音,与日军处决平民时枪支上膛、扣动扳机的声音,在快速剪辑中形成残酷的并置,暗示了相机与枪支在某种程度上的共谋关系--枪支是施暴的凶器,而相机既可能成为记录真相的工具,也能被侵略者用作粉饰罪恶的帮凶。

又如日军送来冲洗的胶卷里,有记录日军屠杀百姓的暴力场景,有杀人竞赛中日军军官狰狞的合影,有强迫受害百姓摆拍的虚假"亲善照"……照片"二次呈现"的叙事策略,尊重了受难者的尊严,又避免直接展示暴力过程对观众的心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