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遇害案凶手是干亲

2025-11-12 17:06  头条

河北邢台的一个普通村庄,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邻里纠纷,却最终演变成灭门惨案。

据报道,6月22日凌晨5点,32岁的李先生接到哥哥打来的紧急电话:"妈倒地了,快回来!"

他以为是母亲的高血压犯了,立即从外地赶回河北邢台老家。

当他冲破警方的警戒线,看到的却是父亲、母亲、妻子和两个儿子冰冷的遗体。

五具至亲的身体静静躺在老屋的水泥地上,锐器撕裂的伤口凝结成暗红色。

那个凌晨,一条一米宽的过道,彻底碾碎了一个家。

这起灭门惨案的幸存者,是两个蜷缩在里屋床上的小女孩,李先生哥哥的两个女儿。惨案发生时,她们因熟睡未被凶手发现。

直到被屋外的异常声响惊醒,推开门,她们看见祖父母、婶婶和两个堂弟倒在血泊中,这个画面成为两个孩子无法摆脱的梦魇。

起诉书显示,李先生的父亲是第一个遇害者,6月22日5时许,范某某在发生纠纷的土地上干活时,与李先生的父亲发生争执。

范某某持铁锹拍打李父,导致其倒下,随后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剔骨刀捅刺。

杀了李父之后,范某某并没有停下,随后他携带刀子和铁锹,来到李父家中。

在李家家门口,范某某捅刺李先生的母亲数十刀,然后他进入了屋内。

"被告人范某某进入屋内后,持刀分别捅刺李父的儿媳、小孙子十几刀。"李先生的妻子和小儿子在这场血腥杀戮中丧生。

范某某之后出屋,又朝倒地的李父捅刺十几刀。

李先生的大儿子原本可以躲过一劫。

当时李先生的侄女先听见响动,在屋子里哭,大儿子醒来,看见奶奶倒地,便给爷爷打电话。

电话没能接通,这个10岁的男孩便骑电动自行车出门找爷爷。

在街上,李先生的大儿子与范某某相遇,被范某某捅刺身亡。

"我到现场后,看见大儿子和电动自行车相距十几米远。"李先生回忆道。

悲剧的导火索,竟只是两家房屋间一条一米宽的公共通道。

据李先生讲述,李家和范家之间曾有一条水渠,后来被修成了一条1.5米宽的公道,范家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公道上种小麦、玉米。

去年,李家装修房子,为了防止范家浇地导致李家的屋墙受潮,李先生的父亲在他们家房子的墙根处垫了一溜土。

范家不同意,到李家闹了几次,拆了李家新修的门槛。6月22日当天,范某奇正是在这块争议的地上,杀害了李先生的父亲。

"我家前面的房子盖好将近20年,一直没装修。去年房子开始装修,他拆了两次我家的门台,有过争吵,后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去年暂时有了解决方案。"李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案发时,李先生的父母50余岁,两个儿子分别为10岁、3岁。李先生和妻子原在北京工作,两个儿子由爷爷奶奶带大。

夫妻俩感到亏欠孩子,于是今年妻子回家,李先生继续在外打工,没想到6月惨剧就发生了。

这两家并非素无往来的陌生人,甚至关系还颇深。

李先生表示:"被告人是住斜对门的邻居。"他透露:"凶手的小舅子还曾认我的爷爷为干爹。"

李家和范家原本没有深仇大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两家人都在外地务工,不常回村。两家唯一的矛盾,就是那块争议的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检方认为,范某某以暴力手段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5人死亡,情节极为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范某某刑事责任。

该案将于11月14日早9点,在邢台市隆尧县人民法院开庭。

李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我只希望法院判处范某奇死刑,立即执行。"

五张黑白照片静静地摆放在李家空荡的堂屋里,照片上的人都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

那是去年春节拍的全家福,谁能想到,仅仅半年后,这张照片竟成了他们最后的合影。

这个案件也提醒我们,邻里纠纷从来不是小事。看似微不足道的矛盾,若长期积压,被怨气滋养,就可能成为点燃悲剧的引线。

对于身边的摩擦与不快,沟通与化解远比忽视与积压更为重要。

暴力,永远是最黑暗的出路。 当一个人选择用最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时,他摧毁的不仅是别人的家庭,也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