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发动机推力大、载荷高,真到反击时能把更多核快递一次性寄出去。
常温技术把它的短板尽量补平,等于是拿老瓶装了更新更烈的酒。
美专家着急的点在这儿:以前我们假定液体弹打一发得折腾半天,靠卫星盯场子就能提前示警。
现在发现人家燃料就在里边,战备值班的灯泡常年亮着,随时可能甩手。
原来的推演模型全废,等于白写了几十万行程序。
我也翻了下论坛,一个退役发射连的老哥留言:以前加注最怕泄漏,味儿一散全连做噩梦;现在打开阀门没味没烟,心里反而更毛--这玩意儿随时能上战场,和平的味道反倒淡了。
说到底,5C的出现就是把核威慑日常化了。
别管美国人怎么脑补轨道再入,它真正的杀招是让对手意识到:在中国值班表上,反击按钮已经常亮绿灯。
核平衡不是比谁花样多,是谁的灯更亮、更让人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