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注意到,王文涛这两通电话都是"应约",显示是欧方主动打来电话寻求沟通。
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源自飞利普集团剥离出来的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基础型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制造汽车和消费电子芯片。2016年因经营不善被剥离出售,几经易手,2019年被中资芯片企业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但10月13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安世半导体,震惊国际舆论。由于此事发生在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穿透规则"实施之后仅仅两周,舆论高度怀疑美国政府施压荷兰。虽然荷方极力否认,但遭到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彭博社报道的"打脸",一份法院公布的文件显示,今年6月,美国政府曾告知荷兰外交部当时尚未实施的"穿透规则"的一些细节。
法国24新闻台科技主编皮特· 奥布莱恩表示,有消息称早在6月份美国政府就曾向荷兰施压,要求其罢免安世的中国CEO,以使该公司避免美国的出口管制。荷兰对阿斯麦的高端光刻机的出口限制也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中国商务部对荷兰无理措施进行反制,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这一措施让安世半导体的欧洲客户备受打击,客户名单包括几乎所有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实际上,安世半导体的主要制造基地在中国东莞,承担了70%的出货量。
压力很快反噬荷兰政府。在荷方措施公布之后仅仅三天,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荷兰政府:"若安世继续缺货,欧洲整车线将在数周内停摆。"库存表上,用于电动车窗、雨刷、电源管理的成熟制程芯片只剩3周安全量,不止欧洲企业,福特和现代等美韩公司在欧洲的工厂也全部受到影响。压力之下,荷兰经济部长德克·贝利亚茨(Dirk Beljaarts)在电视镜头前一改之前的强硬表态,从"欧洲技术必须留在欧洲",变为"我们希望与中国朋友坐下来,共同找到出口管控的灵活方案。"
欧盟东盟中心主任马希尔·尼古拉斯·菲尔兹利表示,"荷兰政府的做法很蠢,而且会给他们带来反效果。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世界经济的支柱是外国直接投资,这是一条双行道,这意味着中国的私营企业可以投资荷兰的高科技公司,实现互惠互利,荷兰的大公司每年在北京和上海投资数十亿,荷兰政府此举打开了报复的大门,而美国不会为此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