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机席卷菲律宾,马科斯被要求辞职?沉默24小时后,中方宣布援菲

2025-11-13 17:44  淄博日报社

数百万人紧急撤离!重大危机席卷菲律宾,马科斯被要求辞职?沉默24小时后,中方宣布援菲

据光明网报道,11月的菲律宾刚经历台风"海鸥"的肆虐,还没来得及喘息,更强的"凤凰"又带着狂风暴雨扑向这片群岛。短短一周内两场风暴连环打击,让菲律宾瞬间陷入瘫痪--宿务市街道变成湍急河流,吕宋岛北部村庄被泥石流吞没,官方数据显示至少250人遇难,超千万人被迫紧急撤离,4万多座房屋垮塌,电力和通讯中断的区域至今无法统计。灾难发生后,菲律宾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比天灾更让民众愤怒的,是政府的冷漠与失职。

就在"凤凰"台风于10日凌晨离开菲律宾领土的那一刻,国际社会都在观望这个受灾国家的下一步动向。24小时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仅通过发言人发布了一条"深表痛心"的声明,既没有前往灾区视察,也未公布具体救援方案。反倒是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在11日上午率先打破沉默,宣布立即启动人道主义援助,向菲方提供现汇支持和包括帐篷、应急药品、饮用水净化设备在内的急需物资,首批援助物资已通过专机运往马尼拉。

这个速度让不少西方媒体感到意外,却在菲律宾民众的意料之中。打开菲律宾社交平台,有华人网友晒出中资企业连夜组建的志愿救援队在灾区清理道路的照片,评论区里"感谢中国邻居"的留言被反复点赞。熟悉中菲交往的人都清楚,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2013年"海燕"台风重创菲律宾时,中国是第一个派出医疗救援队的国家;2021年台风"雷伊"过境,中国援助的应急物资48小时内就送达重灾区。与某些国家将援助作为政治筹码的做法不同,中国这次的援助清单里没有任何附加条款,连物资分配都完全交由菲方自主安排。

这种"不带条件的善意",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格外珍贵。有国际援助机构透露,某欧洲国家曾提出以"帮助协调援助"为条件,要求菲律宾签署一份能源合作协议;还有邻国表示愿意提供物资,但前提是菲律宾开放特定港口的使用权。对比之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出于人道主义和对菲律宾人民友好情谊"的表态,更显大国气度--即便中菲在南海问题上存在分歧,灾难面前,生命永远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