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来北京看阅兵的特朗普,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中俄朝领导人有话要讲,对中国还有个不情之请。
特朗普没能来北京看阅兵,但美媒却很想知道,对中国举办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美国总统会是什么想法?
『特朗普矢口否认中国"挑战美国"』
正巧特朗普久违地举行公开记者会,媒体随即提出了一个颇具诱导性的问题:美方是否认为中国阅兵是在"挑战美国",居心可谓一目了然。
【特朗普现身记者发布会】
特朗普当即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强调自己并不认为中国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他随后重申,自己与中国领导人"关系很好",还别扭地承认了中美之间的依存关系。
至于特朗普声称"中国需要美国更甚于美国需要中国",这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只需要回顾过去几个月的中美互动态势,我们并不难得出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不过特朗普好面子,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美国优先"在中国这里碰了壁。
重点还在后面,记者会结束后,特朗普特意在社交媒体上祝中国"度过一个盛大而持久的庆祝日",专门提到了中美在二战的合作史,还希望中方能代他向出席阅兵的俄朝领导人"致以问候"。
当然了,措辞谈不上有多么循规蹈矩,依然带有极其强烈的"特朗普色彩",一时间让人分辨不出来,他究竟是在示好还是示强,这恰恰体现出,美国对华战略的"自相矛盾"。
【特朗普否认他认为中国是"挑战美国"】
不过特朗普如此关注北京阅兵,这很难不让人觉得,对于自己没能去成,特朗普还是有些惋惜的。
『没能现场看成阅兵,特朗普是否感到惋惜?』
之前他不断放风说,自己正在考虑访问中国。一时间各界都在猜测,特朗普是否打算在9月访华,美国那边的口风一直是模棱两可,一定要吊着国际舆论的胃口。
后来答案揭晓,中方公布的阅兵外宾名单上,并没有美国总统的大名。
这反而不让人感到意外,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中美经贸谈判正处在紧要关头,双方能不能达成一个有实质性的长期协议,才是特朗普能否动身访华的关键变量。
而且美国那边也要统筹总统在下半年的行程安排,总不能特朗普万里迢迢来北京,就是为了看场阅兵,但在中美互动上,却没有更多进展。
【这场阅兵,美国不可能不关注】
更何况,以现在的中美关系氛围来讲,假如特朗普现身阅兵式,与中俄朝领导人同框,这一场面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极有可能危及美国的同盟体系以及全球战略,更会彻底重构美国近年的地缘政治叙事。
所以哪怕特朗普想来,也要面临四面八方的阻力,要求他"避嫌"。
综合看下来,特朗普过早访问中国,条件确实不充分不成熟,北京阅兵,也不是中美互动的最佳场合。
【特朗普还希望中方能替自己向俄朝领导人问好】
特朗普究竟有没有考虑过在9月访华,是不是暗地里又被内阁里的其他高层和战略顾问劝住了,只要美国不透露更多内幕,恐怕谁也不会知道真实情况。
『特朗普对北京阅兵的心态很微妙』
不过特朗普虽然没有去成阅兵式,但从他最新的言行表现来看,他其实非常关注这场盛典,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释放有限的积极信号。
无论是在记者会上否认北京阅兵对美国构成所谓的挑战,还是在社交媒体上提及中美在二战的合作史,既希望中国能"感谢美国",还祝愿中国度过盛大的纪念活动,都体现出他对北京阅兵的微妙心态。
至于他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中方感谢美国为抗战所做的贡献,还想替自己向俄朝领导人带话,不外乎还是想告诉外界,美国没有忘记中美在二战的合作史,同时希望继续与俄罗斯保持互动,并设法重启美朝沟通,但前提是他的这条推文能被关注到才行。
【即便特朗普来不了,又不是不能安排代表】
话又说回来,要想纪念中美在二战的合作史,美国本可以展现出一个正式、庄重的姿态,即便特朗普不能来北京,但中美之间又不是没有其他外交渠道,但美国却没有动用的打算,这已经说明了很多。
换个角度来看,特朗普发布在社交媒体的动态,与其说是向中国隔空喊话,更像是在给自己的选民基本盘传达信号,继续输出自己"美国优先"的主张,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沾北京阅兵的光,为自己来刷存在感。
显而易见的是,如今的美国已经被自己的地缘战略所掣肘,既无法正确看待中国,也难以客观评估当年的二战史。都说战后秩序受到严重挑战,最大的不确定性源于何方,相信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只有美国及其盟友,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