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导弹打过三轮 美军都未必有反应

2025-10-20 16:36  头条

"三轮导弹打完,美军还没开机"--这不是吓唬,是澳媒把算盘拍在桌上给你看:华盛顿拦不住,Canberra 先想跑。

关岛安德森基地跑道长3419米,停一架B-52要占60米,停满一个轰炸机联队得拉两条滑行道。东风-26从江西铅山发射,弹道最高点380公里,落下时速度14马赫,关岛雷达截获到落地只有380秒。380秒,基地警报刚响,混凝土还没灌进防爆墙,弹体已经钻进跑道板缝,把下面铺的14公里电缆一起炸断。电缆一断,油库阀门打不开,消防车没信号,飞机飞不走也躲不进机堡。澳国防部2021年内部兵棋给美军算了笔账:关岛被30枚常规弹头敲一次,24小时内能恢复起降的概率是0,能恢复加油的概率是7%。第七舰队想从夏威夷调航母,尼米兹级以30节狂奔,到菲律宾海要4天4夜,4天足够火箭军把库存再打一轮。时间差不是"慢",是"赶不上"。

冲绳嘉手纳跑道长3700米,比关岛长,但离中国大陆最近只有620公里。东风-16改型用北斗+雷达匹配,圆概率误差5米,62发就能保证把跑道切成三截。切完以后,F-22从本土飞过来也落不下去。美军去年自己出的《太平洋空军态势报告》承认,嘉手纳如果失去起降能力,空中加油机必须退到第二岛链,战机每架次要多飞1300公里,等于把作战半径砍掉一半。砍一半,就护不住台湾海峡北口。澳媒把话挑明:这不是"可能",是"已经算完"。

火箭军公开番号里,东风-26旅6个,东风-17旅3个,东风-16旅8个,一个旅按编制48发,2000枚是保守数。美军印太司令部给国会的密件里写,中国一年新增弹道导弹120枚以上,产能是美军"标准-3"拦截弹的7倍。7倍的意思是,你造一块盾,我造七支矛。盾再厚,也架不住同一天从五个方向捅。澳专家彼得·詹宁斯把三轮打击拆成:第一轮砸雷达、电站、机堡,让台军飞机飞不起来;第二轮打港口、锚地,让美军补给船停不进来;第三轮用反舰型号逼航母战斗群后退1000公里。1000公里,舰载机就得挂副油箱,挂副油箱就带不了重型反舰弹,等于把航母变成浮动机场,看热闹用。兵棋推了十几次,美军最好的一次结果是"两周后恢复一条临时跑道",最差一次是"第七舰队两艘驱逐舰被击伤,航母提前撤出战场"。撤出战场,就是拦不住。

华盛顿每次说话都带一句"对台承诺坚如磐石"。坚不坚,看股票就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2年把"萨德"生产线从德州迁到阿拉巴马,原因是太平洋方向订单太多,得离港口近一点。订单多,说明买家急,买家急,说明心里没底。澳媒把窗户纸戳破:真有信心,就不用把生产线搬来搬去省钱省时间。真有信心,也不会让澳大利亚出钱扩建廷达尔基地,准备B-52轮换。轮换,是给自己留后手,不是给台湾撑场面。

Canberra去年11月跟日本签《互惠准入协定》,条文里偷偷加了一条:如果美军在台海遭导弹打击,澳军是否参战要"单独评估"。单独评估,就是可以说不。说不,是因为算过账:中国一年对澳铁矿石采购额1200亿澳元,真打起来,铁矿石价格掉一半,澳GDP直接掉2%。2%的口子,够让执政党下台。钱和命一起算,就知道"坚如磐石"是形容词,不是动词。

美军不是没想办法。把海军陆战队拆成小分队,分散到菲律宾巴拉望、日本奄美大岛,想玩"游击式远征基地"。火箭军直接给东风-16配北斗末制导,弹头从固定靶练到移动靶,一辆野战叉车那么大的目标也能打。打移动靶,就是告诉对方:你散得再开,我也能点名。点名点多了,美军又把希望押在无人机加油机MQ-25,想让舰载机从1000公里外起飞,空中加完油再冲进去。MQ-25一次只能带6.8吨油,给一架F-35C加满得两架次。两架次,就是双倍起飞架次,双倍起飞架次,就得双倍航母。美军现在能动的航母一共7艘,太平洋方向日常维持2艘,真翻倍,得把大西洋的也调过来。大西洋一空,中东就没人看油田。一环套一环,最后卡在"船不够"。

澳媒把话说到头:不是美军不想拦,是算术题不让拦。导弹飞过来只要几分钟,决策窗口比披萨外卖还短。短到国会还没投票,跑道已经炸完。炸完以后,台湾上空没人撑伞,地面部队撑不过96小时。96小时,是台军自己兵棋算出的"弹药耗尽节点"。节点一到,后面就不是"统一",是"接收"。接收,不需要登陆十个旅,只要机场港口能用人,运-20一天能飞五十架次,一架次一百二十人,三天就能把轻装合成旅送进去。送进去,旗帜换完,拍照定格,全球股市周一开盘,芯片价格涨三成,华盛顿发声明"严重关切",Canberra 跟一句"呼吁冷静"。冷静,是给自己找台阶,不是给台湾找退路。

有人还在问:美国真会坐视?坐不坐视,看账本。2022年美对华贸易额6900亿美元,台湾芯片占全球高端产能92%,真打,芯片断链,苹果、英伟达、高通一起停摆。停摆一周,美股蒸发市值够造十艘航母。十艘航母换不回一个台积电。换不回,就得掂量。掂量完,就知道"拦"是嘴上的,"拖"才是实际的。拖到中国导弹再翻一倍,拖到美国航母再老十年,拖到澳大利亚铁矿石找到新买家,拖到台湾自己把征兵制改成四个月训练。四个月,连炮班都凑不齐,怎么拦?

导弹数量、射程、速度,每一条都写在公开报告里,没人藏着掖着。藏着的是心态:不想打,又不敢退,只能把剧本一遍遍演。演给选民看,演给盟友看,演到媒体把"三轮导弹"算成标题,演到Canberra先给自己留后门。后门一开,戏就穿帮。穿帮以后,台海只剩一条铁律:谁离得近,谁说了算。离得近的是大陆,说了算的是导弹。导弹不说话,只打卡。打卡三次,系统显示"任务完成",游戏结束。

算盘珠子已经拨到底,你还觉得有人能替台湾挡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