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欲推动美"核能复兴"时,华盛顿的政客们或许忘了一个尴尬的事实:这个曾率先开启原子能时代的国家,如今在核技术上已被中国拉开10-15年的差距。
《纽约时报》23日报道称,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动力电池,"美国发明、中国做大"的剧本正在核能领域重新上演。特朗普政府虽欲加快核电站的建设进度,但解决该行业的瓶颈问题绝非朝夕之功。
目前,核能已成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少数达成共识的议题之一,甚至在一些气候倡导者与特朗普政府之间也形成难得默契。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美国成年人支持新建核电站,较2020年的43%大幅提升。
尽管氛围有所转变,但现实是,美国在新建核电站方面已远远落后于中国。
自2013年以来,美国仅新建了两座核反应堆,同期中国建成13座,另有33座正在建设中。中国正迅速成为全球核电领域的领导者,其在建反应堆数量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特朗普政府虽将核电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计划到205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增至四倍达400GW,以支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但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报道指出,建造核反应堆极为复杂,在西方国家通常需要十年甚至更久,而中国目前建造一座核反应堆仅需五至六年时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重启一座已有核电站的耗时与中国新建时间相当。
一些公司已将目光投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这类反应堆产能较低,但理论上前期成本更低,且更易通过审批流程。不过,美国目前尚未建成任何一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大多数相关项目预计要到21世纪30年代才能投产。
美国此前建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尝试均陷入停滞,部分原因是成本问题。美国能源部的一项试点计划虽目标在2026年7月前实现至少三种先进反应堆设计达到临界状态,但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教授布翁焦尔诺(Jacopo Buongiorno)直言,这些期限极具挑战性,且仅仅是第一步。

自2013年以来,美国仅新建了两座核反应堆,同期中国建成13座,另有33座正在建设中。 《纽约时报》
今年5月,特朗普签署了四项与核能相关的行政命令,其中要求全面改革核管理委员会(NRC)在18个月内对核反应堆许可证申请作出最终决定。但布翁焦尔诺指出,这并非阻碍新建核电站的最大瓶颈,资金才是关键问题。他表示,建造一座核反应堆需要100亿美元。
此外,美国还缺乏快速高效生产核反应堆及核电站组件所需的一系列工厂和制造商,同时拥有新建核电站并使其投入运营的专业知识的公司也为数不多。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到硅谷诞生互联网,美国虽不缺乏创新,但在将技术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过程中,却屡屡败给中国。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美国在核电领域拥有早期创新成果,但在开发和建造新技术方面,可能比中国落后10到15年。"这是一个相同的剧本:美国发明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却眼睁睁看着中国扩大这些技术的规模,并最终掌控了全球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达59台,总装机容量为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达62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已突破1.25亿千瓦,连续保持世界第一。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曾亚川在2025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核电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强调,我国核电的安全运营业绩也尤为亮眼。
截至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600堆年,连续9年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根据2024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公布的综合指数,全球满分机组中,高达43.18%来自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