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歼10战机首飞:一起来回顾“猛龙”歼10诞生的故事!(4)

2025-05-09 14:13  封面新闻

后来,从国外培训的雷强再见到歼10,不仅有信心,也满怀期待:"如果这个飞机真的能设计、生产出来,肯定是非常好的一个飞机!"但是,在飞机真正飞起来之前,所有的期待,都意味着搏命般的不息创新。

雷强还记得,仅仅是为了研发电传飞控系统,歼10团队就夙夜不眠地工作了四年多。那些年,雷强深度参与了设计试飞工作,与设计团队密切交流意见……这一切,都为歼10后续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歼10 杨盼 摄影

首飞成功 现场所有人都流下激动的眼泪

1998年3月23日,阴,能见度大概3千米,云底高约500米。和试飞团队商议后,雷强决定:不等理想的气象条件了,今天飞。提着头盔,他正要踏上跑道,航医拉住了他:"不行,得给你量个血压,你从脸到脖子都是红的,通红。"雷强摆摆手:"别给我量。量了,我能把血压计冲破。"航医拗不过他,最后只测了脉搏:一分钟150多下。

前来观看首飞的领导、嘉宾和研发团队的代表们,簇拥着他登机。不少人问:"小雷啊,你真不紧张吗?"雷强说着"不紧张",却看到不少人在抹眼泪。

"我内心想:不至于啊。于是我就说了一句'宋总您放心,只要发动机还在转,没有在空中爆炸,我摔也给你摔到跑道上去,让咱们知道这十几年都错在了哪儿。'"没想到,他这话一出口,哭的人更多了。年轻的雷强内心懊悔:"坏了,是不是说错话了?"

但一转眼,他已经坐进了机舱,全身心进入了首飞状态。听到指挥员的那声"开车"的时候,雷强的世界,就只剩下了歼10。

进跑道、滑出、起飞……歼10如猛龙出击,一飞冲天。20多分钟,飞机平安落地。现场所有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当我飞完,我就觉得怎么这么快,这么多年,二十几分钟就结束了。"雷强回忆当时,依然会哽咽,"这么多的委屈,吃了这么多的苦,总算咱们完成了。"

正是这惊天一飞,直接将中国的战斗机发展史拉入了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