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歼10战斗机首飞成功27周年纪念日。彼时的惊天一飞,直接拉开中国航空新时代。
从成都市中心出发,来到三环外的黄田坝,中航工业成飞和航空工业成都所静默于高楼马路之间,歼10等战斗机的模型就在路边,置身城市喧嚣之间。
在成飞大道上,随处可见的航空元素,伴随着天空试训的战斗机的轰鸣声。此时此刻,这个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故事才清晰起来。
今天,歼10首飞27周年,一起来回顾"猛龙"诞生的故事。
歼10 杨盼 摄影
故事一
首飞前 发现三滴油
1998年3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一飞冲天,成功首飞。
然而,最初的首飞时间并非这一天。就在原定的首飞前十几个小时,在一次发动机试车检查中,飞机发动机滴落了三滴油。
"当时我们正在做首飞前的试车工作,我负责检查发动机,一切都很正常。"张凤贵回忆起26年前的那天,双手紧握,平静的语气中,仍透露出一丝紧张。
"突然我的余光感觉到,旁边有一丝光亮的东西滴落下来。当时我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感觉不对劲。但定睛看的时候,却没有发现漏油迹象。"
此时的张凤贵怀疑自己看花了眼,但心里的疑惑,却始终没有消除。
"我就一直半蹲在那里,一边听发动机的转速变化,一边注视着可能漏油的那片区域。随即,第二滴油一闪而过,当第三滴油滴落下来时,我坚信,发动机就是在漏油!"说到这里,张凤贵的声音变得洪亮而有力。
当下立断,张凤贵立刻将发现的情况报给了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大家都不敢相信,飞机马上就要首飞了,如果发动机高温区确实漏油,飞机是万万不能飞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