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他在父母眼里乖巧懂事,在姐姐心中有趣可爱。可长大后的他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跟父母无法沟通,因为他的变化父母心急如焚,姐姐更是搁下一岁的幼子,带着全家来到金牌调解现场,只为改变弟弟。
弄明白小廖的贷款去向,商量好还贷计划是廖家父母和姐姐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姐姐告诉我们小廖是家中最小的弟弟,从小与她关系最为交好,因为不放心弟弟一人在外闯荡,自打小廖初中辍学后,一直由她带在身边。三年前姐姐结婚成家,小廖第一次离开姐姐,独自去到其他城市工作。让姐姐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刚离开不久的他竟然多出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贷款,这笔贷款的去向至今是个谜。
对此父亲廖先生也表示儿子现在就是拒绝沟通,他现在都不知道儿子10多万的贷款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虽然事后在姐姐帮助下解决了小廖贷款的当务之急,可贷款原因不明却成了廖家另一个心头大患。如今小廖依旧拒绝说明贷款去向,不仅让廖家父母感到不安与无奈,也让调解团队感到疑惑不已。他过于淡定的外表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事?离开姐姐后,小廖又到底遇到了什么让他至今不愿意说出来的困难呢?
在姐姐看来弟弟本身没有太多的规划,出去工作上班也不知道怎么去找,而且日常开销也很大,平时会抽烟还要和朋友出去玩。如果真如姐姐所说小廖这笔贷款是用来填补工作变动带来的资金空缺,那么当贷款被还清,工作和生活有了具体着落后,小廖为何会再次网带?对于这笔贷款的去向,小廖是依旧选择沉默还是会当面给出答案呢?
姐姐说6月份的事后她又收到了信息,说小廖借了款然后没有及时还上,最后在姐姐的逼问下才得知弟弟又去网贷了10多万,这一次小廖依旧拒绝透露钱花到了哪里去。用款不明,行踪不定、拒绝沟通,小廖一系列的古怪行为不得不让父母和姐姐对他多了另一层担心。因为早在小廖年少时,就做过一件让家人震惊的事情,也正是这个原因,姐姐和父母才会一直对他贷款的去向穷追不舍、忐忑不安。
姐姐说11年的时候弟弟才16岁,那时候也没有收入成天在外面鬼混,后来因为去抢手机被派出所拘留了3个月。对此小廖表示当初是年少不懂事,那些外面鬼混的朋友都已经断交了,他已经做出了改变。对于现在贷款的问题,小廖表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己解决的,除了表明自己不会做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以外,对于生他养他的父母、一直帮他的姐姐小廖不愿意与他们有任何沟通和往来。在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上看不到任何朝气,如何才能打开小廖紧闭的心门,卸下家人对他的担心呢?
在调解员胡老师如今的问题在当今很典型,在他这叫做九零后问题弟弟,如今很多九零后都是这样搭配的,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然后姐姐特别懂事或者说特别的辛苦,然后弟弟特别的懵懂。他希望姐姐和父母在想要改变弟弟之前先要改变对弟弟的看法,理解和信任是家人和谐相处的前提,当然理解并不等于纵容。而小廖也要明白自身现在是非常危险的状态中,要做到人生规划,从网贷的漩涡中挣脱出来。
跳过调解员老师的分析小廖向观察员坦言,第一次借贷的原因正如姐姐在场上猜测的那样,因为对工作和生活没有规划,造成生活资金短缺,本想找份有稳定收入的网管工作,尽快把贷款还上,殊不知他的工作又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小廖在家人的坚持反对下负气离职,先后做过服务员、门窗安装等工作,他始终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把贷款还上,很可惜,微博的收入终究无法填补消费和还贷的双重支出,贷款的缺口反而越来越大,最终不得已向姐姐求助。借贷的事情东窗事发,他与父母的关系也随着这次借贷的爆发。
事情发展到这里不得不说如果当时小廖能够积极与家人沟通,说出自己对工作的看法与困难,家人能耐心地给小廖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也许就不会有第二次工作不稳定、持续借贷的恶性循环。不过小廖表示他的收入目前已经恢复了正常,可以按期还贷。他也会努力地把门窗安装的工作做好、做踏实,争取提前还清贷款。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小廖主动提出工作之余会增加回家的频率,慢慢适应父母对他的关心方式。
从场上的拒绝沟通到如今的坦然面对,可见调解团队的建议已经对小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廖家父母和姐姐愿意先调整自己,多给小廖信任和支持。贷款上父母和姐姐商量后决定遵从小廖的意愿,留给他自己承担,这样做既能间接促进他努力工作,也是对他信任的开始,调解圆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