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2025年度长春空军开放日暨航空展引起了诸多关注。由于这是由空军主办的展会,因此与中航工业主办的珠海航展肯定有不同特点,这里可以简短说一说。
另外,本周台北航太展上,台军展示了"天弓4"型反导拦截弹,这种导弹的外形和基本设计与以色列"箭2"相似,不过从其基本性能来看,仍处于非常原始阶段,指望它的实战作用,我看是想多了。只不过,这背后体现出台湾地区和以色列、乃至台独分子与全世界和美国关系密切的"麻烦制造者"们的勾连,值得我们注意。
先说长春航展。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空军航校表演队,以及空军部分作战飞机,为全国人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同时,首次静态展示的歼-20战斗机也谋杀无数菲林。
与珠海航展相比,长春航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空军开放日活动发展而来的,因此其军味、战味比较浓,而且大房身机场作为空军航校基地,对部队来说,各方面都要比平时没有军事任务的珠海机场更加"舒服",在这里不必担心太多保密问题--没有什么"炮楼",不必担心现场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一些意外,不必担心部队相关规定和民航相关规定的不匹配导致一些麻烦,等等等等。
总之,这是部队的"主场",而且这个活动也会有部队和军委首长参加,因此飞行表演在长春,不仅条件更适合放开了搞,更是有放开了搞、往高水平搞的必要。因此,表演效果自然也是肉眼可见的和珠海不一样。
当然,珠海航展也有长春航展比不了的。因为珠海是中航工业公司主办,所以一些厂家自己开发的原型机、试验机,部队尚未采购,但也得到批准可以参加航展。比如前几年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歼-10B矢量推力验证机、FC-31原型机等。此外,有些专门为出口开发的机型,也是属于中航公司的而不是部队的,那么这些机型理论上也只会参加珠海航展而不会来长春。
此前长春开放日尚未形成今天的规模,也没有受到如此的重视,但如果说起未来,这两个中国航空爱好者们的盛会上出现展品的最大不同可能就在于此,珠海更注重新技术、外贸产品,而长春更多的是解放军空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同时也是一场对军内的展示活动。
说到对内展示,其实我军过去也有将部队和科研单位的新式装备集中起来向首长们进行展示的活动,通常还带有一些技术演示,希望能得到首长的重视,不过通常不是定期的, 很多时候这种展示活动可能关系到重大科研、采购项目。
实际上,不管是珠海航展还是老军迷们可能还有印象的北京航展,以及后来的雷达展、天津直升机展、北京警用装备展等等展会,由于会有部队首长到场,所以被认为是展示的机会,各个厂商也会积极参加这些展会,带来他们的新型装备向部队首长展示汇报,希望得到重视。
如今长春发展成航展,自然也就多了一个展示机会。尤其是珠海的场馆位置等原因,很多厂商的展馆实在比较偏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机会,但在长春的话,这个情况会稍好一些。
这次长春航展上,当军迷们、空军航空兵大学的新生和家属为飞行表演目眩神迷的时候,静态展和展馆也有更多门道可看。
此次静态展上出现了一架双座枭龙教练机,并且搭建了方便参观的登机梯。这很可能是一种信号,大家都知道,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现在已不可能继续完成教练-10教练机使用的AI-222发动机的订单了,而我国在国内仿制生产该型发动机的工作也没有完成,所以教练-10飞机可能面临成本大幅上升的可能。而曾经与教练-10构成竞争关系的高教-9飞机,毕竟是从歼教-7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就算再怎么现代化改进,还是不太行。
那么双座枭龙或许就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国产涡扇-13发动机已经成熟,而该机的基本性能、机载设备等方面也更接近于真正的战斗机,对于学员尽早接触基础空战训练有利,必要时执行一些实战或接近于实战的任务的话,其能力也会更高。
综合而言,双座枭龙加入我军,作为一种新的教练机的需求已经是现实的了,此次亮相长春航展或许是这个传闻即将落地的信号。
此外,这次展馆内展示的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巡飞弹系统非常多,从侧面表明近年来智能化大潮下,相关领域技术方兴未艾、百花齐放的现状。由于目前的相关采购政策也给予部队较多选择权,因此在长春是真的有可能争取到关注、争取到生意机会的,这也是该展会能越办越大的基础。
经常关注美国军力发展的朋友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美国著名的防务展会和论坛活动的消息,这些展会上美国各防务厂商会向军方、政府相关人士展示他们的新概念、新想法、新技术。同时,军方也会向媒体透露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当然这中间也有美式特色的"泄密"文化,而围绕这些展会,他们也形成了一套"美国特色"的生态,厂家、军方、媒体在其中各取所需。
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有样学样,但随着我军如今的发展情况,也确实可以参考一些美国人的做法,对于促进国内的产学研结合,以及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开阔思路和眼界也很有必要。毕竟我们长期以来都很重视的一件事叫做"国外发展跟踪",了解国外在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我们自身发展提供借鉴。
如今随着我军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追踪国外最新进展可能不够用了,那么我们自己内部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更有可能擦出火花。既然要碰撞,那最好是在较大范围内,让产业、用户、专业媒体,乃至一部分群众都可以参与进来。当然这样的活动上大家不便谈论一些保密程度很高的东西,但对于启发思路来说,不一定需要涉及到过于深入细节的讨论。
所以相信这类论坛、展会和交流以后会更加频繁,规模也会更大,内容当然也更令人目眩神迷。毕竟,这是一个"大胆假设"的时刻嘛,真正"小心求证"的工作,才是厂商和部队同志们绝大部分时间里在做的事情。
本周,在台北航太展上,台军展示其新型"反导"系统--天弓4导弹。
从外形和公布的相关参数来看,天弓4导弹属于高空反导系统,其设计思路、设计任务和基本概念类似于以色列"箭2"导弹。
当然,"类似"不代表性能相同,天弓4目前来看并不是一种很出色的导弹。首先,以色列箭2导弹除了雷达制导,还装有红外制导系统,所以在制导精度、识别目标等方面更加先进。其次,虽然此前台媒称,天弓4导弹会具备侧推火箭,以提高其在高层大气内的机动能力;但现在来看,它使用的是四片大号的弹翼,以在高层稀薄大气内产生足够控制力,这种技术大概可以追溯到苏联部署在列宁格勒的V-400反导导弹上,真的够"复古"。
同时,在它的弹体上没有看到具备侧推火箭的迹象,实际上侧推火箭技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在大气层内飞行时,对于热管理、弹体结构强度设计等方面有较高要求,而天弓4的第二级看起来就是在天弓3基础上小幅修改而来,从项目成本角度讲,进行大刀阔斧重新设计以加入侧推火箭可能有点难。它可能还是采用了矢量喷管技术,配合大型弹翼,来产生足够的控制力。只不过,这种控制水平,加上制导精度较低的Ka波段雷达导引头,会使其总体命中精度较低,不足以对来袭目标进行直接碰撞。因此它仍然使用了高爆战斗部。
当然,高爆战斗部在反导中的作战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信与战斗部的配合设计,与世界上该领域较为领先的中俄相比,美国、以色列在这方面都要差一些,更何况台湾地区呢。
相比之下,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导系统,以色列的箭3,美国的THAAD、爱国者3等都使用了动能杀伤器设计,通过使用高精度的红外导引头,先进的侧向火箭控制系统,大大提高命中精度,也就不必考虑引战配合这类问题了。
但台湾地区没有动能杀伤器技术,引战配合的能力也强不到哪儿去,那么这个导弹的实战效能,只能说相比以色列箭-2还要再打几个折扣。
总之,单纯看天弓4号目前的水平,我的推断是大概和以色列没有装备的"箭1"导弹相似,尺寸大、有效拦截距离短,具备理论上高空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仅此而已。
其实更关键的一点是,反导作战最重要的不是拦截弹--当然拦截弹很重要,但近年来随着反导实战的增加,大家无不注意到一个问题,即反导作战中,拥有更多先进雷达,拥有高速数据链系统和信息融合技术,掌握更清楚的空中信息和情报的一方,即便使用同样的拦截弹,拦截成功率也会更高。
这一点上,台军显然不占优势。台湾岛过于狭窄,要部署雷达从多个方向观察来袭导弹本就不现实,且台军购买先进雷达的渠道始终不畅,他们如今为天弓4配备的看似与以色列"绿松石"雷达显然有一定关系的雷达,到底能不能量产、能量产多少,都很成问题。
再有就是台湾岛距离大陆太近,别说以色列箭2了,就算部署美国THAAD,哪怕是GBI拦截弹,效果也十分有限。
况且以色列与伊朗冲突中,已经非常明显地展示了以色列反导系统的脆弱性,面对伊朗持续零星来袭的中程导弹,即使以色列反导系统有能力进行有效拦截,结果没几天以色列的反导系统也因为弹药告罄而失去实际意义。
而台湾面临的反导压力是全世界最大的,面对解放军成千上万的战术导弹和远程火箭,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防空反导系统敢说自己能够应对。
天弓4实际上是赖清德所谓的"潜舰国造"罢了,包括推进天弓4的相关人员也知道这玩意没什么大用,但对于他们的钱包来说,这玩意倒是可能有重大价值的。
此外,这次台北展会上,特朗普和海格赛斯的新宠--安杜里尔公司也来参会,展示多种巡飞弹、无人机武器。这家企业是美国"硅谷新贵"进军军工行业的代表,其最大特点就是制造了一大堆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有问题的武器,但不知道为什么能屡屡中标,可以说也是"演都不演"了的典型案例。
这次他们拿到台湾地区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神兵利器,当然绿媒会疯狂吹嘘,什么巡飞弹,什么无人艇, 反正就是乌克兰有啥,台军就有啥,到时候必能和乌克兰打俄军一样如何如何。
现在看来,无人机、智能化,更多的是赖清德及其亲信捞钱的新手段。
相比于传统武器,这些新装备的好坏标准更难确定,因为看似都是用工业垃圾拼凑起来的东西,而即便是用垃圾拼起来的,价格也可以很贵,因为其定价标准更难确定。最后就是考核标准更难确定。
说白了这和宋美龄买飞机是一样的,只不过当年更绝,直接把钱存银行吃利息,等到战时再买。而今天赖当局则是直接开始大量采购洋垃圾,什么弹簧刀、安杜里尔公司的那些垃圾无人机、无人艇,这些东西在俄乌战场上的很多表现都非常糟糕,尤其是弹簧刀无人机,但台军却高高兴兴大量采购,甚至号称要买68000枚弹簧刀。
你说这背后没有贪污腐败,我是真不信。至于这些东西到战场上有用没用--反正大差不差,你还真指望"青鸟"、"黑熊"们躲在坑里操控弹簧刀吗?
目前在俄乌战场上,随着俄军反无人机技术和战场监控能力的进步,以及乌克兰一线扛线步兵的严重不足,躲在坑里玩FPV的乌军伤亡率正在飙升,许多曾经常在网上发布视频的乌克兰无人机部队里面的"网红"飞手最近集中死亡。真以为用民用无人机能无敌?说到底现在这种低级无人机也是要人操作的,在面对优势对手的时候,人家拥有的火力手段比单纯依靠无人机的一方多得多,蹲在坑里操作无人机实际上和拿着步枪蹲在战壕里,不会有什么差别。
台当局和以色列的合作其实多年来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这次天弓4和箭2的相似,行,我们也看懂了。
我觉得"如果我们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战况不会是现在这样"这句话,也不仅限于乌克兰问题。如果以色列真的打算公开支持台独分子,相信他们也会尝到滋味的。
为什么最近乌克兰的无人机飞手死起来特别快呢?
内塔尼亚胡说你只要有手机,以色列就有一部分在你身边。这话说的挺好,反过来,无人机也一样嘛。现在有些人以为能用大陆的无人机零部件打败大陆,很好,万一哪天当你的无人机突然调头飞回来的时候,可别太惊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