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会觉得,既然如此,YU7直接来个19.99万起岂不是"王炸"?但这显然并不是小米汽车想要的。
一方面,通过低价来换取销量,会给到产能很大压力,如果无法保证交付能力,显然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YU7更像是小米汽车试图拉高品牌调性的车型,而非一款"卷价格"的产品。通过起步即高配的策略,在价格和配置之间找到平衡,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还能保证销量,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除了价格之外,想必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现在下定小米YU7,要等多久才能交付?要知道SU7已经上市一年多了,锁单之后依然需要38-41周才能提车。而YU7入局的是潜力更大的SUV市场,产能压力自然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