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突然改口!称不会抓住权力不放

2025-09-03 09:12  头条

最近日本政坛大事不断。执政自民党接连传出高层辞职的消息,首相石破茂也不得不松口,说自己不会抓住权力不放。与此同时,中国海军舰艇又绕着日本列岛来了一圈,还和俄罗斯举行联合巡航。一个是政坛地震,一个是外部安全压力,两件事碰在一起,确实把日本搅得不轻。

先说日本内政,9月2日,自民党内三名重量级人物,干事长森山裕、总务会长铃木俊一、政务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接连宣布要辞职。理由很直接,就是参议院选举大败,要承担责任。要知道,这三个人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党总裁兼首相石破茂,相当于二号、三号、四号人物同时递交辞呈,如此一来,石破茂本人也压力山大。他虽然说不会赖着权力不走,但也没明确辞职的时间。按照规定,他的任期到2027年才结束,但参议院惨败以后,党内外对他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议员认为,要想挽回民意,就得换个新面孔。街头上也有人举牌抗议,让他尽快辞职,石破茂再怎么嘴硬,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再稳住局面。

说到底,这次自民党选举失利,原因很多。首先是政治献金丑闻,这种黑金问题在日本政坛时不时就爆出来,一旦和大选叠加,杀伤力特别大。其次是他们提出的"每人发放2万日元"来对抗物价上涨的措施,被老百姓骂是作秀,完全没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参议院预算委员长在能登地震时说了不当言论,给人感觉缺乏同情心,直接把选情往下拉。这样一来,本来就不稳的支持率彻底崩了。

自民党内部的报告也承认问题在自身,没有甩锅给别人。石破茂虽然在会上说会承担责任,但他又强调自己不恋权,只会在"适当的时候"辞职。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其实是为了拖时间,看党内权力格局怎么变化。消息称,自民党总裁选举委员会将在8日进行问卷调查,决定是否提前选举,如果真的启动,那石破茂就算想留,也没办法。

与此同时,解放军也开始上场。8月31日,中国一艘导弹驱逐舰和一艘综合补给舰穿过冲绳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继续航行到东海。别忘了,在7月和8月,中方舰艇已经通过对马海峡和宗谷海峡,等于是绕着日本列岛跑了一大圈,这次还有个细节,中俄军舰在宗谷海峡还结伴行动,日本自卫队立刻派出舰艇和飞机紧盯不放。日本媒体也用了"绕行一圈"这样的说法,明显感觉到压迫感。

对于中国来说,这类行动已经常态化。军舰走国际水道,完全合法合规,日本心里紧张,那是因为长期以来习惯了在西太平洋当"看门人",突然发现别人有能力在自家家门口转悠,心理落差很大。再加上眼下日本政坛动荡,军方却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对外监视上,对日本来说,这种双重压力一点都不好受。外有中国、俄罗斯的海上存在,内有自民党的权力斗争。对于石破茂来说,这简直就是双线夹击。更麻烦的是,他本人曾长期担任防卫大臣,算是安全领域的专家,如今偏偏在这种时候失势,多少有点讽刺。

至于后续局势可能有几种走向,如果自民党决定提前选举,那新首相大概率会在党内几位热门人物里产生,比如小泉进次郎等。这些人能不能稳住局面,还得看他们有没有新的政策。毕竟,日本老百姓对物价上涨、工资停滞、年轻人没希望的问题非常敏感,单靠喊口号解决不了。而在对外政策上,不管谁上台,日本都不会轻易改变对中国的态度,该跟随美国的还是会跟随。

从中国的角度看,日本政坛的动荡也不是什么好事。一般来说权力交接的环节最容易激发民粹举动,进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的绕行行动,不仅是正常巡航,也是告诉对方,中国有能力维护海上安全,这种行动的意义比口头表态更直接。

回过头看,这次的局势其实揭示出日本政坛的老毛病。领导人频繁更换,政策缺乏连贯性,很多时候是被民意裹挟,而不是自己主动规划。石破茂能熬到首相,其实已经算是老资格了,但还是没逃过选举失利的命运。日本政党轮替也好,党内换血也好,看似民主运作,其实往往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普通民众关心的只是生活成本,却总被拖进政坛漩涡,至于其要面对的未来,就看接下来日本内部各方势力要如何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