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9月,美国高校陆续开学,很多中国留学生却始终未能拿到签证。
准备赴美就读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任文宇便是其中一员。今年5月,他原本有幸赶在美国暂停受理新的学生签证预约之前进行了面试。在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官简短问询后,他被告知需要进入"行政审查",还要提交额外的社交媒体材料。
这不是他第一次经历"行政审查",但这次的时间比预期中更加漫长。任文宇告诉《凤凰周刊》,由于迄今没能等来任何消息,自己早已身心俱疲,逐步发展到焦虑症状,"早上醒来会喘不过气、头疼、喜欢躲在黑暗的屋子里不出门,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他只能靠自我心理建设慢慢调整,情况才有所好转。
但现实问题是,对于开学前迟迟没能拿到签证的学生,学校通常只能延迟一至两个学期入学,也就是次年的春季或秋季。"'行政审查'的时长不可预测,如果时间过久,即便不被拒签也赶不上本学期入学,我恐怕只能放弃赴美留学。"任文宇无奈道。
今年以来,美国已撤销逾6000名国际学生签证,这是特朗普政府收紧学生签证审查程序的初步成果。被撤销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因旧日酒驾被追究,有人因一起入室盗窃被定罪,还有人被指控"支持恐怖主义"。其中中国学生成为"重灾区",尤其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敏感科研领域的申请者,审查不仅涵盖了基本个人背景资料,更深入其社交媒体、政治观点乃至家庭背景。
近几个月来,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加强对国际学生的审查。
这种漫长的等待与煎熬,如同一场无声的战争,不断碾压着留学生的精神防线,更影响到这些人未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道路。美国高校同样受到波及,各大高校不得不做出调整,应对国际学生的"缺席"和学费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面对外界关切,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25日在白宫信誓旦旦地说,将允许60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并强调中国学生非常重要,"若没有他们,我们的大学系统会很快崩溃"。但他同时强调会"谨慎审查"入学资格,以确定谁能来美国学习。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此解读说,特朗普采取的是"理性的经济判断",并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学生,美国"最差的15%的大学将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