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门为何都是向内开的?如果城门向内开不是更难撞开吗?所以古人这样设计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城门事关一城百姓安危,肯定是怎么安全怎么来,如果是向外开的,关上之后的确很难撞开。但你有没有想过关不上的情况。
方便防守
说个历史故事你就明白了,明末崇祯年间流寇席卷整个中原攻破了不少城池,其实流寇也是乌合之众,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他们是怎么攻进去的呢?问题就出在城门,因为城门日常是打开的。只有紧急情况才会关闭,流寇也知道,所以他们就派精锐的先锋军伪装各种职业趁着入城的时候掌控城门,当时安徽有一座小城也碰到了伪装的流寇,但是守军的一个小队长发现这些人不对劲,立马在城内关闭城门,流寇被发现之后干脆不装了,超出家伙开始抢夺城门,双方你推我关,最后是守军成功关上城门,成功关上门的原因就是因为城门是向内开的。
试想一下如果是城门向外开,守城的士兵得多跑一段路,而且还得拉着门环向里关,这比推门关闭费力多了,城门动辄上千斤,十几个人推都要推好久,更别提拉了,而且那么多人也不好拉,没着力的地方,另外如果是向外开关门的守军盲区更大,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看不见流寇,流寇却能透过缝隙看见他们,然后用长枪捅刺,这就更没人敢去关门,但是向内开的话,守军只要躲在两侧推门就相当于举着两个大型盾牌,流寇就打不到他们,守军却能通过缝隙观察到流寇的位置,只要安排几个勇武之士,防止对方用东西抵住门缝就能成功关上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