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称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更高关税,中方回应

2025-07-31 16:57  头条

中美第三轮会谈,双方互不相让,在连谈5个小时未果后只能约定继续延期90天,90天后继续谈。可除了关税的问题外,此轮中美谈判,双方还触及到了一个话题:俄油议题。

美财长明确表示不许中方做一件事,表示若中方继续购买俄石油,将面临更高关税。中方对此回应称,胁迫施压是无用功,中方对此会坚定维护自己的发展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美会谈刚结束之际,克里姆林宫随即发了一份声明,大谈中俄伊朝的关系,强调称,中伊朝鲜同样是俄罗斯的盟友,在对世界秩序的看法上,俄罗斯跟他们是一致的。可谓是字里行间透着一些话中有话。

克宫的意思,总结为两点:第一,中俄加伊朗加朝鲜等于阵营;第二,中俄伊朝的价值观/世界秩序理念一致。展现给美方的潜台词是,你越想拆我们的朋友圈,我们抱得越紧。同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中俄即将在海参崴附近举行联合海上演习,并特别提到了"不针对第三方"。

显然,这轮谈判的5小时,换来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又一个"90天"。这不是没有意义的拖延,而是双方都在拉扯时间,看谁先露出底牌。真正让人挑眉的是,美方在关税之外,还拿出了一个更"锋利"的议题--俄油。

这已经不仅仅是贸易谈判,而是把能源供应绑在了一起。这是一种试探:中国能不能被能源牌逼退?中方的回应很干脆:"胁迫施压是无用功。" 这不仅是对美方的否定,更是把底线画了出来:能源合作,不是可以随便拿来交换的筹码。

就在谈判刚结束,克宫的声明几乎是"秒回"。中俄伊朝四个名字一起出现,还强调"价值观一致",这其实是在公开秀阵营:你想拆散我们的朋友圈?那我们就牵着手让你看。

这份声明并非多么激烈,但时机精准,释放出的信息极其清晰。第一,中俄不是单线合作,而是和伊朗、朝鲜一起,形成了一个"能量强大的小圈子"。第二,俄方是对美方的警告,顺便也是对中国的提醒:"我们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能源生意,而是共同的战略站位。"

就在克宫声明之后,中国国防部公布了新动作--中俄将在海参崴附近举行海上联合演习,并特别强调了"不针对第三方"。这句话,懂的人都懂。外交场合的"不针对第三方",往往正好意味着"谁在看,我们很清楚"。地点选在海参崴,也不是随便点的。东亚敏感水域,本身就信息含量很大。这是一种"安静的亮剑"--没有高调挑衅,却让在意的人必须注意。

如果把这几件事拆开看,确实就是几条普通新闻。但当你把谈判-克宫声明-中俄军演放在一条时间线上,就能感受到一种"节奏感"。美国先出牌,谈判桌上关税加压、甩出俄油议题;俄罗斯立刻回应:声明抱团、价值观一致;中方宣布演习,释放信号。这不是临时起意,而像一场"外交编排":文斗先行、武斗托底,信号明确,层层递进。

单看每件事,像外交日常;连起来看,就是一盘棋。美国试图用谈判桌施压,中俄则用声明和演习,亮出自己的回应姿态。而那 90 天延期,并不是沉默期,而是下一轮布局的时间。这盘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