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小女孩遭6人侵犯怀孕, 5人被捕, 另1人却被免责, 女孩母亲要说法

2025-05-01 10:22  头条

"安徽,一13岁少女怀孕后被家人发现并报了警,然后揪出了5名未成年的犯罪分子。可少女引产后,鉴定机构发现胎儿与这5人并没有亲缘关系,而是一名22岁男子的,即少女的网恋男友。然而当少女一家向警方控告男子时,警方却没有立案,认为男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少女的家属四处奔走申请立案监督,终于在3年后得到了检察院受理案件的消息。"

2022年,安徽宿州竟发生了这样一桩案子--22岁的谭某星(化名)与未满14岁的初中女生杜雨(化名)发生关系致其怀孕,警方却以"女孩自愿""男方不知年龄"为由拒绝立案。

2022年夏天,杜妈发现14岁的小雨肚子隆起,像怀孕好几个月的样子。这一发现如晴天霹雳,直接把杜妈吓瘫了。小雨这才说出真相:她在2022年1月通过手机认识了一个男孩程一男,对方热情邀约,晚上叫她去酒店。天真的小雨去了,却发现房间里不仅有程一男,还有他的四个朋友骆一男、潘一男、胡一男和陆一男。

接下来的事情令人发指,这些未成年男孩轮流对小雨实施了性侵。事后,他们害怕女孩怀孕,还恶劣地给她买了避孕药。可这并没有让他们停止,10天后,他们又用同样的方式胁迫小雨到酒店,继续对她进行伤害。

小雨因为害怕,始终不敢告诉家人,直到怀孕七个月才被发现。杜妈得知后愤怒报警,四个男孩被抓,并被判刑。然而,令人崩溃的事情还在后面。

小雨的家人带她去医院做人流,然而因为怀孕时间太长,手术中突发大出血。为了保住小雨的命,医生只能切除她的子宫。14岁的女孩,失去了做母亲的可能。更让人震惊的是,胎儿的生物学父亲并不是那四个男孩,而是小雨的网恋男友谭一星。

原来,早在2021年11月,小雨通过打游戏认识了22岁的谭一星,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2022年1月15日,谭一星来到小雨的出租屋,与她发生了关系。警方调查时,谭一星辩称小雨自愿,自己根本不知道她未满14岁。小雨则承认当时谎报年龄,说自己16岁。

这一说法让家属气炸。小雨身高不到1米5,脸蛋稚嫩,一看就是孩子。作为成年人的谭一星,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而警方的答复更是让人无法接受:小雨没有强烈反抗,属于自愿行为,谭一星不构成犯罪。

别说法律人士,普通网友听完都能冒火。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无论对方是否自愿,都以强奸论处。更何况,杜某的女儿当时差10天才满14岁,而谭某已经22岁了。作为成年人,他难道看不出一个小姑娘的年龄?更让人无语的是,警方竟然相信谭某"看不出来"的借口,还用"女孩自愿"来推脱责任。

杜某女儿的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女孩外表瘦小,根本不像16岁的样子。谭某作为一个成年人,完全有能力判断对方是未成年人。就算女孩在网络上自称16岁,这也不能成为免罪的理由。毕竟,一个22岁的成年男子,难道不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法律明确规定,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无论是否自愿,均构成强奸罪。然而,泗县公安局却援引一条已被修订的法规,称谭某星不构成犯罪。杜素媛多次质疑警方的决定,但得到的答复始终是"证据不足"。

从2022年发现女儿被性侵到2024年,杜某的维权之路并不顺利。她不断向各级部门递交材料,申请立案监督,却屡屡碰壁。泗县警方的态度始终如一:不予立案。杜某的内心愤怒又无助,但她没有放弃。为了让谭某受到法律的制裁,她坚持奔走,哪怕每一次都被拒绝,她也咬牙继续。

转机出现在2024年。杜某的立案监督申请终于被泗县检察院受理。这对于杜某来说,是漫长黑夜中的一束光。2025年3月,她收到了检察院的短信,告诉她案件已经正式受理。虽然距离正义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杜某终于看到了希望。

这三年里,杜某不仅要面对女儿身体与心理上的伤痛,也要承受社会的压力和制度的冷漠。每一次拒绝都像一把刀,割在她的心上。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一步一步地为女儿争取属于她的公道。

从女孩的角度来看,这起案件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理上的创伤。她的未来被彻底改写,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逍遥法外。对杜某一家来说,这是一场漫长的斗争,但对社会来说,这同样是一次对法律与正义的考验。

正如网友所说:"和不满14周岁的女孩发生性关系,不论借口是什么,都是强奸!"法律的底线不容突破,谭某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惩。而杜某的坚持,也值得所有人为之动容。

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被迫承受难以承受的痛苦。希望这起案件能让更多家庭意识到,性教育不是"羞于启齿"的话题,而是为孩子筑起安全堡垒的第一步。

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触碰;教会孩子,遇到危险要大声拒绝、及时求助;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无忧的童年,愿每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最安全的港湾。小雨的遭遇让人痛心,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别再让"性教育太早,坏人不嫌孩子小"成为无知的代价。孩子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