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价预测:寒冬未尽还是触底反弹?

2025-11-05 17:41  头条

几年前,当王健林开始大规模出售万达资产时,很多人还在嘲笑他错过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

如今回过头看,不得不佩服这位商业大佬的远见卓识。

王健林曾说过: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可以保持兴旺发达超过50年,一般来说,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

这句话如今正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中得到验证。

让我们来看看当前市场出现的几个明显迹象,这些迹象都在证明王健林预言有多准。

一、房子真的比人多了

根据住建部数据,国内已经有6亿栋房子。

如果每栋房子住5个人,能安置30亿人居住,而我国只有14亿人口。

而且96%的家庭已经拥有1套房产,其中拥有2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占比高达41.5%。


房地产市场早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房价上涨空间已经被封死,下跌通道已经打开,房子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商品。

二、二手房成交周期变长

想卖房的人越来越多,买房的却越来越少,2025年,重庆二手房挂牌量接近34万套,武汉、合肥、西安、天津等城市接近20万套。

就连一线城市的广州二手房预估全市挂牌量达到了17万套,北京也达到了13万套。

这说明投资炒房客不看好后市,希望早点抛房变现,这种抛售压力会让房价进一步承压。

我一位朋友去年想换房,把老房子挂出去半年多了,看房的人寥寥无几,中间降了三次价,还是没卖出去,最后不得不放弃换房计划。

三、购房观念彻底变了

经历了这么多年楼市起伏,老百姓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跟风买房了,现在大家更加理性,会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来决定是否买房。

说实话,以现在老百姓的收入,已经支撑不起各地的高房价,尤其是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与收入之比高达40以上。

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再把买房作为人生必选项,数据显示,35岁以上租房者占比升至35%,买房不再是必需。


四、保障房分流商品房需求

国家已经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提供600万套保障房,以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

保障房的价格远低于周边的商品房价格。未来楼市会分为两大市场:城市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保障房,中高收入群体可以购买商品房。

这样一来,商品房市场需求会被分流,投机炒房需求退出,房价将逐步回归居住属性。

五、城市分化加剧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学区房可能相对抗跌,但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的房价面临很大压力。

这些地方人口外流、经济增速放缓,房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核心区房价能稳住,靠的是好学校、大医院、地铁等稀缺资源。

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还能靠产业吸引年轻人,带学区、近地铁的房子仍稳定成交。


非核心区房价下跌,是因为人口流失,年轻人往中心城跑,留下的多是老人,购房需求少。

王健林的预言之所以能成真,不是因为他是神话,而是因为他尊重规律,看清趋势。

他早在2018年就开始行动,把77座万达酒店卖给富力集团,13个文旅项目卖给融创集团,让万达走上降负债,轻资产的道路。

当时很多人看不懂,现在回过头看,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那些买了万达酒店的富力集团,以及文旅项目的融创集团,现在都深深陷入到债务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房子终究是给人住的,当人口减少、房子过剩时,房价回归理性是必然趋势。

我们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房地产,不再把它作为投机工具,而是作为居住需求。

洞察趋势的人,永远比别人走得快一步,王健林的成功转型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理解趋势、顺应变化,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