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下旬的美印关系,活像一场没按剧本走的闹剧,美国国土安全部 8月25日放话,27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 50% 关税;同一天,《法兰克福汇报》爆猛料:特朗普近一个月四次给莫迪打电话,全被挂了。更巧的是,莫迪马上要启程访华,特朗普偏在这节骨眼上 "搞事情"。
于是特朗普在7月31日行政令,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一周之后的8月6日又补一刀,以印度"买俄油" 为由再加 25%关税。两道令叠一起,印度输美商品直接飙升到50%关税。这哪是贸易制裁,是断印度出口企业的活路。
印度五分之一的出口靠美国,服装、宝石、汽车零部件这些吃饭的行当,首当其冲。更糟的是,这会儿正是印度出口企业冲圣诞节订单的关键期,一半年销售额都靠这阵子,但是关税一生效,大部分订单都已经取消。
印度这边喊得硬气,外长苏杰生说 "绝不妥协农民利益",莫迪也拍胸脯 "护着小企业主",但心里虚得很。印度农业人口占一半,农民是莫迪的票仓,开放农产品市场等于丢选票;可不让步,美国关税就下不来。这两难局,印度早该想到,谁让它总想 "既占美国市场,又不按美国规矩来"。
如果说关税是经济打击,特朗普提印巴空战,就是往印度的面子上踩。8月25日和26日,特朗普连续两天说,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被击落的印度战机有7架,甚至可能更多,他还往自己脸上贴金,说打电话阻止了核冲突"。
特朗普这番话一连踩了印度的两大雷点,首先,印度一直对空战中的损失讳莫如深,印巴停火后,印度全国上下大庆了10天,莫迪政府还派出宣讲团,到各国宣扬印度的胜利,就是只字不提印军被击落了几架战机,国防参谋长辛格只敢说 "损失有,但原因比数量重要",连具体数字都不敢报。
阵风战机残骸
其次,印度一直不肯承认特朗普推动了停火,坚称这是印巴双方谈判达成的共识,而且是因为印军的袭击震慑住了巴基斯坦。特朗普偏在莫迪访华前重提这事,明摆着是故意的。印度想靠访华找新出路,美方就把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还得靠美国救"的糗事"翻出来,一方面是挑拨中印关系,另一方面让莫迪在对华谈判时腰杆硬不起来。
这也暴露了印度的尴尬处境:一边想靠 "美日印澳四方机制" 抱西方大腿,一边被美国加税、威胁 "二级制裁";就像之前苏杰生去美国参加四方会议,特朗普连见都不见,鲁比奥谈事时连关税问题都不碰 -- 印度在西方眼里,从来都是 "用得上时拉一把,用不上时踢一边"。
中印外长会面
如今,美国接二连三地挥舞大棒,才让印度意识到了寻求对华合作的重要性,但莫迪访华的消息一出,印度媒体也吵成一团。《印度斯坦时报》喊 "不能向美国低头,要借中国制衡",《经济时报》却偷偷算账:"丢了美国市场,得从中国补多少才能回来?" 连自家媒体都没达成共识,莫迪的访华算盘更难打。
美印关系走到这步,不是偶然。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不管盟友情分,莫迪的"印度利益至上" 又总想着占便宜,两个都想当主导者的国家,凑在一起早晚闹矛盾。而莫迪访华能不能破局,关键看印度能不能放下"小聪明",印度若再想着 "两头吃",只会在关税和外交困局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