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为何击败洛克希德拿下F-47大单?揭露特朗普背后的私心(2)

2025-03-31 11:11  观察者网

财务悬崖边的波音生死自救

国防部的这一单子,对于如今深陷泥潭的波音公司,绝对是及时的救命稻草。根据波音2024年的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净亏损118亿美元,连续6年累计亏损达到360亿没有,其资产负债率高达112.8%,已实质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

其中波音737 MAX机型事故频发,导致订单锐减81%,仅仅最终交付了265架,同期空客则交付了735架。国防业务同样失血严重,由于F-15/18等军用机交付量同比下降18%以及T-7A教练机项目成本超支40%,国防部门亏损达到54亿美元。

此外,不断涌现的"吹哨人",让波音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舆论风波,内部举报揭示驾驶舱玻璃碎裂、起落架脱落等重大隐患,员工自曝"不敢乘坐自家飞机"‌,关键零部件检测流程被曝形同虚设‌,更是让波音陷入了"品控崩盘"的巨大负面中。

目前波音可谓是现金流枯竭,总共有580亿美元债务压顶,2025-2026年需偿还债务就达到120亿美元。特朗普的F-47的国防大订单,可谓是给波音雪中送炭,不过波音是否能就此止颓,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洛克希德·马丁的困境:F-35诅咒与路径依赖

作为投标的失败方,洛克希德·马丁这次可谓是要咽下苦果。曾经成功的F-35虽然给公司带来了巨额的1.7万亿美元收入,但是公司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结构性风险。

此外洛克希德-马丁同样存在致命伤:这就包括单机维护成本过高,2015年一家F35战斗机的维护成本为670万美元,到2024年时,维护费已经涨至3100万美元。

此外,随着美国的战略收缩,洛克希德-马丁同样面临着地缘风险:已有9个盟国要求重新谈判采购条款,日本更削减23%订单转向国产心神战机‌。

在失去订单前,洛克希德·马丁的股价在半年内下跌了14%,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的担忧:这就包括第六代战机研发滞后,以及太空领域被Space X抢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F-47战斗机:技术悬崖上的豪赌

尽管合同落地,但是质疑声却从未停歇。美国《军事观察杂志》指出:"波音自F-35竞标失败后,已经有24年未涉足隐身战斗机的研发,其技术断层令人担忧。"网络上同样质疑声四起:"波音连困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都带不回来,现在却被信任开发F-47战机?"

从技术能力上而言:波音的战斗机部门依然还长期处在F15/18等三代机的技术层面上,其从隐身技术与人工智能系统上,都不如洛克希德在F35战斗机上的表现:与洛克希德-马丁的"认知电子战系统"比较,波音的人机协同算法还处于验证阶段。

此外波音的外包工程师占比已经高达40%,这也让波音从质量控制上难以把控。如今国防业务仅仅占比32%的波音,需要在18个月内,将战机部门的产能提升300%。(目前波音月产2架F-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