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深谈约5小时,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哪些细节值得关注(5)

2025-07-30 10:56  头条

当然,美国的"鹰派"们仍然对此持反对态度,要求特朗普政府加强对华科技禁令。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对外表示,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坚持对华科技禁令下去,因为没有什么比在未来十年,保持对中国的军事优势更重要。

美方拒赖清德 "过境" 关键时刻再证民进党当局只是美方"棋子"

深圳卫视直新闻还注意到,在瑞典会谈期间,美方也就台湾问题作出新的表态。特朗普政府拒绝了赖清德所谓"过境"纽约前往南美窜访的申请。岛内媒体进一步报道称,由于美方反对赖清德"过境",他的这趟南美之行已经泡汤。观察指出,这再次显示民进党当局只是美方的一颗"棋子"。

岛内舆论认为,美国政府现在显然将对华经贸谈判视为重点工作,轻视民进党当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此外,赖清德早前曾妄言要"走进白宫",这种痴人说梦的言论显然也让美方认清其"台独"食古不化的本性。

中方承压 但底气足、牌更硬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释出了部分积极信号,但在中美此轮会谈前,美国已与日本、部分东盟国家、欧盟等达成贸易协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令中国承压。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认为,因为欧盟和日本相当于对美完全放开了一些市场,例如欧盟对美国汽车实施零关税,对中国的汽车关税却高于零,这会影响我们汽车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另外,杨水清分析道,欧盟和日本对美国承诺的投资金额均高达千亿美元,但市场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钱都流向美国,对华投资便会减少,届时会有负面的外溢效应。

尽管如此,杨水清指出,筹码有限的欧盟和日本是自己跑去和美国谈,而底气更足、牌更硬的中国,是在第三国与美国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美谈判或将取得更为平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