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0后和90后这一代人来说,童年记忆中常伴随着一种深深的恐惧--那就是不小心弄丢了重要的物品后所面临的严重后果。
回到家中,面对父母的责备,甚至是体罚或剥夺基本需求如饭食,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惩罚,更是心灵上的一次创伤。
然而,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时期出现的丢三落四现象,实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反应对孩子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如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增加焦虑感,甚至形成逃避责任的习惯。
7月9日,山东,一则女儿弄丢50块钱,妈妈当面质问,解释无果自责跑回屋,下秒爸爸的做法超赞。网友说,小时候我要是有这样一个爸爸,可以少挨很多打。
画面中,7岁的女孩拿着100块钱去楼下帮妈妈买东西,买完东西拿着找回来的钱,发现有50块不见了,可能一把抓住钱,没拿好,半路懂丢了。
妈妈发现这一情况后,十分生气,大声呵斥,"这么大的人,钱弄丢了都不知道,五十块呢,你以为钱那么好挣啊!"
妈妈的一顿骂,让女儿崩溃,但是丢都丢了,怎么办呢?女儿觉得很委屈,很难过,跑进了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