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和重建有多难?中国救援队队长谈缅甸地震救援难点

2025-04-07 09:49  川观新闻

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地震,3月28日在缅甸中部发生。

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最新统计,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强震死亡的人数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此次地震暴露出缅甸在建筑抗震、交通网络、医疗资源等方面的短板,也对国际救援和未来重建提出严峻挑战。四问缅甸地震,今天《夜观天下》带您探寻答案。

Q1:缅甸抗震救援效率怎样?

建筑抗震等级较低,交通和医疗等问题是"拦路虎"

第一个问题,缅甸抗震救援的效率高不高?这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首先,缅甸建筑抗震等级普遍较低,这是此次地震伤亡较大的重要原因。缅甸超过七成的建筑采用砖木或竹筋结构,农村自建房大多缺乏抗震设计,即便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未严格执行强制性抗震标准。在此次地震中,曼德勒、实皆等地大量建筑瞬间倒塌,致使上千人被埋压死亡。以曼德勒翡翠市场附近的酒店为例,其倒塌直接造成数十人不幸遇难。

其次,交通网络不畅通以及医疗资源匮乏,是目前救援面临的难题。缅甸公路密度仅为中国云南的1/4,震后实皆大桥断裂,曼德勒机场关闭,山区道路塌方,救援队伍难以进入偏远地区,"黄金72小时"的救援窗口时间被严重压缩。

医疗资源方面,缅甸每千人仅0.7名医生,灾区医院电力中断、药品短缺,部分伤员因无法及时救治而恶化,次生死亡风险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