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39只“考编”失败的搜救犬待领养,支队:已有近700人报名,需要有较好的经济条件

2024-12-10 15:39  九派新闻

同日,九派新闻联系到该支队,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支队组织的第三次征集领养人活动,此前支队还组织过退役搜救犬和淘汰犬的征集领养人活动,每次都有上千人报名,还曾出现过上千人争取一头退役搜救犬的情况,竞争相当激烈。目前本次活动后台报名的领养人已有近700人,其中不乏来自外省的爱犬人士,如四川、贵州、广东等地。

"由于报名人数较多,我们会综合考虑其条件,择优挑选更符合要求的领养人。此外,虽然本次活动也面向外省的爱犬人士,但由于领养时需要领养人到支队现场签署领养协议、带走犬只,并且后续我们也会对领养人进行定期回访,外省的领养人可能会不太方便、回访条件也不太允许。"他说。

【1】大多为大型犬或烈性犬,年龄13个月左右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成为一头合格的搜救犬并不容易,需要对各类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拥有灵敏的气味辨别能力,并且经过严格训练后进行考核筛选。一般来说,一头幼犬出生后,首先要经历9个月的幼训,随后接受大约15个月的初训,通过两次考核后,2岁左右时才能成为一头真正的搜救犬。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能一劳永逸,每年支队还会进行复训,以评定其各方面能力是否依旧达标。

"此次的淘汰犬只基本接受过包括声光训练等基础幼训,让犬只熟悉声音、光线和陌生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淘汰并不意味着它们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只是在某一方面不符合搜救犬的标准而已,比如先天比较胆小、害怕陌生人、无法完成搜救工作等等,对于家养则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更加优秀。"他说。

九派新闻注意到,支队发布的文章中指出,天生不适合当搜救犬的犬只有:(1)体格不达标:体小、衔取弱、后肢软、毛长、耳不立(立耳矫正后)、卷尾、锤系血统(缺陷体格)等;(2)性格不达标:胆小、意志力弱;(3)接受能力差:不咬、外抑制、兴奋性低;(4)工作能力差:无法完成规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