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雅克:“缺乏长远眼光的特朗普,很难是中国的对手”

2025-10-17 09:00  观察者网

2025年10月16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东方学刊》、观察者网、底浪文化及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上海成功举办"2025思想者论坛"。本次论坛亦作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以"中国话语与世界秩序的重构"为主题,围绕中国与全球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在演讲中指出,世界正处于"旧秩序渐逝、新秩序萌生"的深刻转型阶段,多极竞争格局日益清晰。他强调,2008年金融危机是这一长期全球性转折的起点,它不仅削弱了美国的自信心,也加速了中国崛起与二战以来国际秩序的式微。

此外,马丁·雅克还表示,特朗普再度执政标志着全球危机进入新阶段,"美国优先"政策正在进一步激化美国与传统盟友之间的分歧,其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对华遏制来维系霸权,反映出一种偏重短期应对、缺乏长远视野的战略取向。

本文内容整理自学者现场发言,仅代表演讲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学习交流参考。

马丁·雅克

【演讲/马丁·雅克

正如一位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那样,"旧世界正在逐渐消亡,新世界正在诞生,我们已进入一个多方争霸的时代"。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成立,并且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正在不断上升。自2016年特朗普上台以来,这一趋势便有所加剧;而在2024年他再次执政后,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全球变化,我们应如何理解并应对?

首先可以从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谈起。这场危机削弱了许多美国精英的傲慢与自信,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有欧洲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经济在危机后的GDP增速相比之前有所放缓,但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美国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民粹主义随之抬头,特朗普的上台也带来了对华政策的显著转变。

中国的崛起确实影响了美国的霸权地位。2008年标志着一场持续全球危机的开端,其核心正在于中美关系的破裂,这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全球危机的实质,是美国及1945年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走向衰落,而中国的崛起与一种新型世界秩序正在形成。

当前时代无疑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近代历史上,可以类比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时期:当时作为全球霸主的英国走向衰落,国际金融体系陷入萧条,敌对贸易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场由英国衰落引发的全球危机始于1929年,直至1945年后美国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才得以解决。

我并非认为当前的全球危机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或阶段展开与解决,不能简单类比。眼下的这场危机本质上是长期的,其间会伴随着诸多国际冲突与危机。由2008年引发的全球危机,目前仍处于相对早期或中期阶段,不太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得到解决,很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目睹战争、经济危机、重大冲突、多重矛盾,全球局势也将愈加不稳定和不确定。

有一位学者曾对历史时期进行如此划分:当局势趋于缓慢固化时,会出现所谓的"阵地战";而当深刻变动来临,则进入"运动战"阶段。他认为,1945年至2008年属于阵地战时期,而当前的全球危机,正是一场运动战的先声,预示着深刻变革的到来。

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标志着全球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其首个任期以来,美国的战略导向已更加明确--将美国利益置于一切政策的核心。从关税政策到同盟关系,都体现出"美国优先"的指导思想。其对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的态度并未给予特殊优待,反映出美国同盟体系在其战略中重要性下降--这一趋势正在加剧1945年以来建立的国际同盟体系的分裂。

特朗普2.0政府的目标十分明确:全力强化美国经济,即使以牺牲其他国家和传统盟友的利益为代价。这种战略取向,包括"美国堡垒"思维、对金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敌意,以及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1939年前的国际关系范式。

然而,作为政治领导人,特朗普在针对中国的行动上表现出一定的犹豫和反复。他日益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对手,拥有多种反制手段。为此,他在对华应对方面做了大量准备。与此同时,特朗普2.0政府在国内呈现出日益专制的倾向,致力于削弱反对力量、强化军事部署,以及政治化运用国民警卫队等机构。这些举措标志着美国过去所呈现的相对良性国际形象的终结,美国难以回到从前,而其孤立态势仍在持续加深。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也削弱了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乃至印度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印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可能会严重冲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效果。尽管他试图挑起中印对立,却高估了印度在该局面的影响力。特朗普自诩擅长交易,但实际并非如此。美国股市存在显著的泡沫风险,潜在的大幅下跌后果难以预料,可见他长于应对眼前问题--正如第一任期所显示的--却缺乏处理长期挑战的能力。

总体来看,特朗普难以成为中国的战略对手。中国的战略思维更具长远性,这也是自1973年以来其持续崛起的根基所在。中国在多数方面展现出高瞻远瞩的布局与执行力。中美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尤其是数字经济方面。中国在多数技术领域已能与美国并驾齐驱,仅在部分方面仍存在滞后。过去十年的显著成就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取得长足进步,其构建新型世界秩序的战略,始终以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为主轴。这一轴线历经多年培育,近年来进展显著。未来已经到来,我们正在持续脱离旧有的世界秩序,步入一个新的成长与重构时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