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怎么传播的?中疾控提醒:接触10秒即可感染(4)

2025-08-05 10:51  健康河南

05血吸虫病可防可治吗?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感染血吸虫病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时刻注意岸边是否有相关警示标语;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等需要不可避免接触疫水时,应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等方式预防感染。

若感染如何治疗?

接触疫水后若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主动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告知接触史并进行检查。

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如果确认感染,应谨遵医嘱服药,加强随访。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所有流行区均以省为单位达到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86.22%(388/450)的流行县已达到消除标准。然而,由于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分布广泛、野生动物传染源无法根除,在部分流行区仍存在传播风险。为降低感染风险,在有钉螺孳生的环境从事农业生产、捕鱼捞虾等活动时,仍需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避免接触疫水、使用防护装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