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短短3个月,特朗普支持率暴跌14个百分点,全美多地爆发抗议(2)

2025-04-23 16:58  郑州广播电视报

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特朗普上任后,延续了其一贯的"关税大棒"策略,试图通过对华加征高额关税重塑美国制造业优势。特朗普上任后,没想到支持率暴跌。三个月执政期间,特朗普的国内支持率暴跌14个百分点。显然,这一结果既源于经济政策的失效,也与其反复无常的执政风格密切相关。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制,特朗普一度宣称"三到四周内达成协议",试图以缓兵之计安抚市场,但其政治信用早已因多次"毁约退群"消耗殆尽。

特朗普近期多次宣称"联邦机构臃肿浪费",誓言若当选将裁撤教育部、环保署等部门,并将资源"转移至边境安全和国防"。然而,民调显示这一激进主张与民意严重脱节:机构裁撤争议:61%受访者反对解雇联邦雇员,担忧医疗、教育等基础服务缩水;移民政策反弹:特朗普近期提出的"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计划遭54%民众反对;马斯克角色质疑:67%受访者认为商业领袖不应直接主导政府改革。

特朗普(资料图)

曾经把特朗普抬进白宫的蓝领群体,如今反对声飙升。虽然仍有52%的蓝领认可其经济政策,但反对率比第一任期暴涨14个百分点。制造业重镇密歇根州的焊工约翰说:"工厂订单确实多了,可零件价格涨了三成,到手的工资根本追不上物价。"这种撕裂在汽车行业尤其明显。 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后,福特不得不把新款电动皮卡售价调高5000美元。 经销商抱怨:"来看车的工人都摇头,说存了两年钱反而买不起车了。 "

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关税让美国从全球产业链解放,却陷入高成本、低质量的囚笼。"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风暴,暴露出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的致命缺陷。当半导体设备商痛失市场、汽车工人面临失业、普通家庭为面包涨价发愁时,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已成讽刺。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01年推行保护主义的麦金莱总统最终转向自由贸易,临终演讲中承认"商业战争无利可图"。如今,美国正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而时间或许比政治家的傲慢更为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