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已经露怯,沙利文断言:他被中方拿捏!中美共存是大势所趋,(2)

2025-11-20 16:55  郑州广播电视报

沙利文的判断绝非单纯的政治攻击,这位曾主导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人物,看得比多数美国政客更透彻。他早就公开说过"中国不会是第二个苏联",这话打了多少"冷战活化石"的脸。在他看来,特朗普的外交就是场闹剧--对委内瑞拉这种弱国动辄喊"军事选项",对中国这种真正有反制能力的强国却反复摇摆。就像8月特朗普对印度加征50%关税时,沙利文直接怒斥:"这是把印度往中国怀里推,毁掉美国多年的战略布局。"

美国的内部困境早已撑不起特朗普的强硬剧本。通胀高企、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的背景下,对华加征的关税最终都转嫁到美国民众身上,一个典型美国家庭每年要多掏5400美元生活成本。苹果、特斯拉这些巨头更是急得跳脚,中国市场占了苹果全球营收的19%,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占其全球总产能的45%,谁也承受不起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

现在连白宫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中美共存是唯一选项。沙利文提出的"竞争中求稳"路线,本质就是对这个现实的妥协--用"去风险"替代"脱钩",靠高层沟通减少误判。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说的"把合作清单拉长,把合作蛋糕做大",不是软话,是实力支撑下的战略清醒。

特朗普被"拿捏"的背后,是硬实力的对决。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的突破让美国更难卡脖子;有说一不二的反制决心,不会因几句威胁就退缩。反观特朗普,把外交当选举秀,政策朝令夕改,所谓的"交易艺术"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中美未来的路不会太平,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的竞争还会持续。但沙利文的话已经点明方向:靠嗓门大压不垮中国,靠极限施压只会反噬自身。共存不是谁对谁的恩赐,是实力对等下的必然结果。那些还抱着"冷战思维"的美国政客,该好好看看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时代早变了,不是谁都能靠挥舞大棒就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