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斗机首次成功挂载欧洲"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完成试飞。这一消息不仅让英国皇家空军兴奋不已,也让不少军迷纷纷猜测:美军为何对"流星"如此青睐?这款导弹能否在与中国的PL-15对抗中占得先机?
▲陆战队的F-35B测试挂载"流星"远程空空导弹
"流星"空空导弹由欧洲导弹集团(MBDA)研发,是欧洲多国合作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固体冲压发动机,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灵活调节推力,从而大幅提升导弹的不可逃逸区(约60公里)。相比之下,美国AIM-120D的不可逃逸区仅为50公里,而俄罗斯R-77更是只有40公里。
此外,"流星"的其他优势还包括拥有双向数据链,能够实时接收发射平台的指令,并将导弹状态回传,提升抗干扰能力和命中率。且最大速度超过4马赫,能够在末端攻击时保持充足能量,确保精准打击。这些特性让"流星"成为欧洲"台风"战斗机的标配武器,而如今又被美军看中,试图将其整合到F-35战斗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