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停止中国直发美国业务,全面转向美国本土仓库销售

2025-05-06 15:00  观察者网

外媒报道,当地时间5月3日,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对外宣布,将停止通过平台向美国客户直接销售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未来美国市场的销售将转由本地卖家处理。

《今日美国》称,此次调整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不再从Temu平台直接购买中国发货的商品,而是购买储存在美国本土仓库内的商品。

Temu对外媒表示,在新业务模式下,平台商品将无需承担额外的进口关税或海关费用,同时避免了外包运输货物所产生的成本--这使得Temu将继续保持较低的商品价格优势。此外,Temu也表示,公司正积极"招募美国本地卖家加入平台",通过本地化物流渠道,以帮助本土商户触及更多消费者并拓展业务。

本次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正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于5月1日发布的政策调整,即自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货物的小额包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关税豁免待遇。根据CBP最新公告,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必须采用正式报关程序(如11类或01类报关),并缴纳全额关税及费用。

Temu将停止中国直发美国业务Temu 官网

事实上,自特朗普执政以来,针对小额包裹关税征收额度进行了数次变动。特朗普政府早在2月1日宣布,将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但在同月又撤回了上述决定。不过,4月2日,特朗普再次签署行政令,恢复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决定,并于5月2日正式开始严格执行。目前,中国输入美国的电子商务商品最高将面临高达145%的关税。

免税政策取消后,Temu在成本压力与供应链挑战下,一直积极地寻求转型出路。为确保本地仓商品充足供应,Temu不断加速招募美国卖家入驻。为吸引卖家使用美国本土仓,Temu承担了相当比例的仓储租赁成本,甚至将美国本土仓覆盖城市从15个扩展至40个。根据行业媒体的分析,在Temu转型本地仓储之前,消费者购买直发商品需承担高达商品价格130%-150%的进口费用,部分订单成本甚至超过商品本身价格的两倍。事实上,Temu在过去的一年间,一直在持续增加美国本土库存,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海关政策调整。

除了仓储和供应链的转型以外,Temu也在转向本土运营上投入了不少精力。此前,为推进本地化战略,Temu正大举挖角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本土电商巨头的人才,以40%-60%的高薪成功招聘到众多高管。据外媒报道,2025年一季度,Temu通过定向挖角至少12名亚马逊招商经理、沃尔玛供应链专家以及TikTok电商运营骨干,积极构建美国本土的运营团队。

然而,在母公司拼多多利润率增速放缓的节奏之下,Temu作为其近年营收增速的主要推动力,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母公司拼多多2024年Q4财报显示,营收11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低于市场预期的1156.2亿元,引发当日美股盘前股价下跌7.3%,显示出明显的营收增速放缓趋势。另有市场机构推测,2024年,拼多多近2000亿佣金收入中,Temu佣金收入贡献的营收超过一半,但Temu仍未实现盈利,当年亏损额约为35亿美元。

为了应对市场压力,多家海外数据机构指出,Temu在4月份大幅降低美国地区的广告营销投入。独立电商分析师Juozas Kaziukenas指出,这释放出公司寻求降低成本的信号,虽并不代表着Temu使用量会大幅下滑,但却意味着Temu可能会暂时放弃在美国市场获取新用户。市场调研机构SimilarWeb数据同样显示,4月以来,Temu在美国App Store的下载量急剧下降了62%。

与Temu类似,同为跨境电商巨头的SHEIN也在近期宣布提高产品售价以应对关税调整的压力。同时,SHEIN正在积极布局全球供应链,计划将美国市场的订单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美国的高额关税政策。

随着美国政府提高对华关税、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Temu与SHEIN等跨境电商巨头纷纷调整平台策略,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可以预见的是,跨境电商行业正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的新阶段。未来如何在更加变动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下平衡价格竞争与合规成本,已成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