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立冬节气,它是传统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节日,人们会特别重视。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这个时候的气候也会随之改变,天气愈发的寒冷,而且阴雨天气也会增加。

按照民间传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为此在教立冬这天,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习俗和讲究,比如在这天有祭祖、饮宴、迎冬等民俗。甚至在不同的地方,饮食也不一样,有吃饺子的,也有吃甘蔗的,甚至还有吃羊肉的,目的就是进补,迎接立冬的到来。
古人把立冬分为三候,分别是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意思也比较的简单,这个时候水开始结冰了,土地开始也出现冻结,另外,野鸡一类的大鸟也不多见了。人们根据立冬的气候,而且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俗语谚语,比如"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场空"、"立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说法也比较多。

那么立冬还有什么讲究呢?本周五立冬,牢记:1不碰、2不做、吃3样,尊重传统,迎接冬天。
立冬1不碰
寒凉的瓜果
像一些冰冻的水果,还有比较的寒凉的黄瓜以及苦瓜这些,最好就不要碰了,不然的话,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导致腹泻等情况的出现,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此时我们要注意吃一些滋阴补阳的食物。
立冬2不做
二不做之一:不熬夜
《黄帝内经》强调"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特性,保证充足睡眠。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冬季熬夜会打乱人体褪黑素分泌,影响免疫系统修复。特别是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时段,此时不入睡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面色晦暗、情绪低落等问题。建议立冬后最迟不超过22:30入睡,睡前可用艾草泡脚助眠。
二不做之二:不剧烈运动
冬季运动讲究"藏而不泄"。传统养生主张"冬练三九",但强调以舒缓运动为主。剧烈运动会大量出汗,导致阳气外泄,反而违背冬季养藏原则。太极拳、八段锦、慢走等温和运动更适合立冬时节,运动时间宜选在日出后或午后阳气较盛时段。尤其要注意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寒气乘虚而入。
立冬吃3样
发霉的食物、单薄的冬衣、破旧的鞋子
到了立冬,我们一切都要为寒冬提前做好准备,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补冬,那么像一些发霉的食物,我们此时就不要去吃了,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单薄的衣物,尤其是冬衣,也不要去穿了。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有破旧的鞋子,该扔还是要把它给扔掉,不然的话,寒从脚起,也会导致寒气入体,从而导致身体不适。
立冬3要吃
吃板栗、吃羊肉、吃鸡肉
立冬节气,有补嘴空的一个说法,当然不同的地方,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吃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应景的食物,像板栗还有羊肉以及鸡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热量也比较的高。
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多吃一点,补充身体的能量,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像鸡肉,很容易消化吸收,羊肉,可以提供热量,板栗糖分比较的高,也能起到一定的抗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