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大跌50%,关闭工厂,养乐多卖不动了?

2025-10-29 10:35  头条

深夜十一点,广州黄埔,养乐多一厂所有机器停下,安全灯闪成红色,车间只剩回声


22年老厂,宣告关闭!


从广东走向全国,再被迫收缩,只用了一轮财报的时间


2002年6月,广州一厂点火,第一个班次日产不到三十万瓶


四年后,新包装捧出"100亿活菌",销量猛涨


到2019年,高峰日产超两百万瓶,每条线满负荷运转


2023年12月,上海工厂先停


2024年10月20日,总部公告:"优化生产""削减固定费用"


闭厂名单里,广州一厂在列


最终关门日期:11月30日


核心数字扎眼


2022年,中国区日均625。7万瓶


2023年跌到443。9万瓶


2024年一季度只剩383。1万瓶


广州最惨


2021年日均282万瓶


2024年一季度149万瓶


产能向广州二厂、佛山厂转移


人力分流,裁撤数未公开


内部信只留一句"感谢同行"


乳酸菌饮料整体在降温


第三季度,乳饮料份额从18。2%落到16。6%


跌幅列第一


大家说的理由简单:"甜""贵""没必要"


含菌量也挤压


养乐多标100亿


蒙牛优益C、伊利每益添直接500亿


味全、现代牧业等跟进


货架上,同类商品更大瓶更便宜


价格战正面开打


便利店里,养乐多五连瓶15元


社区团购国产同包装9元


差价写在标签,手机一扫全知道


渠道格局换位


养乐多主攻一线便利体系


国产品牌深耕社区店、折扣超市、电商


同城配合秒杀、拼团


客单价被拉成两头


新品救火


2016年小蓝瓶打"低糖"


2023年小金瓶喊"500亿低糖"


2024年5月小粉瓶加"蜜桃味"


首月铺货平平


终端透露,折扣不到位,动销慢


大健康饮品扩容


低温酸奶、高蛋白奶昔、植物基饮品


电商搜索"0糖0脂",一年涨一倍


益生菌概念被稀释


监管收紧


宣传功效需临床数据


广告误导一次罚几十万起


老配方、老口号失去优势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母公司两度下调中国目标


2019年喊22亿瓶


现在目标压至不到15亿瓶


高盛报告已把评级降到"中性"


本地对手升级


蒙牛北京自动化新线日产八百万瓶


伊利把冷链触角伸到校园小店


味全西南基地节约长途运费


均瑶健康虽然也降速,但转型果汁、咖啡更快


进口方阵里


韩国、欧洲品牌盯上中国商超


还有日企与国内大厂做代工


价格定在养乐多原价七成


广州一厂的末日并非突然


2023年起,养乐多在全国重整库存


削渠道奖金,减少形象店


经销商利润压缩,部分转卖国产新品


终端陈列位被挤掉


一季度略回暖


同比增长3。9%


但离2019年的597万瓶/日差距巨大


"没跌就是增长"成了内部共识


多米诺骨牌继续倒


如果三年内回不到500万瓶日销


天津或无锡工厂也可能合并


更激进的方案是引入中国资本协作


对老广而言


街角冰柜可能被新品牌接管


"你今日饮咗未"成了老梗


年轻顾客看配料表多于广告语


对下岗工人


黄埔园区新招的多是机器人操作员


培训要时间


补偿金花完再就业压力更大


对行业


乳酸菌不再是蓝海


"去糖""增蛋白""跨界口味"成为突围钥匙


下一波浪潮或在发酵茶、功能咖啡


厂房空了,商标还在,感情最难评估!


情怀值多少钱?供应链怎么算?


一句广告固然好记,可口袋里的预算更实在


尾声


你还在买养乐多吗?


是为童年记忆多付几块,还是直接转向国产?


在意"活菌数"和"减糖"的人,能被哪一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