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宣布,日本打算在南鸟岛附近的海域试着开采海底稀土。这意味着日本要实现稀土的自给自足。这个项目要从海底6000米深的地方挖出富含稀土的泥土。如果试验顺利,预计到2027年1月就能开始试运营,每天能挖出大约350吨稀土泥。
之所以叫"泥",是因为它是海底沉积物,质地像泥浆一样,不是像矿石那样硬块。所以"每天挖出约350吨稀土泥",意味着每天能从海底挖上350吨含稀土的海泥,再经过处理提炼出稀土金属。

南鸟岛在东京东南大约1900公里,是日本最东边的岛。它归东京的小笠原村管,但几乎没有常住居民。不过,岛周围的海域藏有大量稀土资源,因此对日本来说,这里是保障重要矿产的关键地点。
高市早苗说,日本打算在2026年1月开始做一次试验性开采,看看从深海泥里提取稀土是不是可行。这件事有几个难点:要在6000米深的海底开挖,需要很高的技术,还要想办法把挖上来的泥精炼、加工成可用的稀土。同时,还得注意环境保护,还要通过各种审批和监管。
这次开采计划其实也反映了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在稀土上的合作。美国出钱,日本提供技术,澳大利亚提供矿产资源。三方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矿产-技术-市场"链条,目的是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同时保证电动车、半导体和高性能磁体等重要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