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100%关税威胁是政治表演吗

2025-10-14 11:24  头条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几句发言,就让美国科技股市值蒸发7700亿美元,而他声称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威胁,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演出。

美东时间10月10日上午,美股市场原本风平浪静,三大股指开盘走高。然而,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布考虑大幅提高对华关税的消息后,市场立刻陷入恐慌。

道指收跌1.90%,标普500指数重挫2.71%,最惨的是纳斯达克指数,收盘大跌3.56%。

科技股集体跳水:英伟达跌了4.89%,苹果跌了3.45%,特斯拉跌了5.06%。三分钟内,标普500指数瞬间蒸发7000亿美元市值,整个美国股市当天蒸发1.65万亿美元。

01 表面暴怒:特朗普的情绪管理还是表演艺术?

有些人看到特朗普社交媒体愤怒的行文风格,认为特朗普肝颤了、心态崩了,才嚷嚷着要给中国加100%关税。

这种说法未免小瞧了他。特朗普在商界摸爬滚打一辈子,操弄社交媒体早就炉火纯青,即使有愤怒的情绪,也是表演出来的。

他是故意对支持者和对手展示愤怒的态度,来调动所有人的情绪--这算是美国总统的基操了。

从2017年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算起,中美贸易战已经到了第九个年头,而特朗普正是贸易战的始作俑者。

都打了九年了,两边明里暗里手段使了无数,说特朗普还能一发怒就加100%关税,是不是太轻视他了?

02 直接导火索:中国稀土管制精准打击

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的直接诱因,是中国近期宣布的稀土及相关产品出口管制措施。

10月9日至10日,中方接连宣布三项重大举措。

第一,对稀土开采、技术、冶炼全链条实施"全球管辖"式出口管制,援引《出口管制法》,要求任何使用中国技术、设备或原料生产的海外稀土产品出口均需中方许可。

这一举措完全复刻美国对华芯片封锁逻辑,实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对高通公司启动反垄断立案调查,直指其长期按整机售价收取3%~5%专利费的"高通税"模式,剑指美国在手机芯片市场的隐性垄断利润。

第三,对美国籍船舶加征"进港特别服务费",明确回应美方此前对中国船只的歧视性收费,彰显"对等反制"原则。

这三项措施环环相扣,既打击美国军工、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关键产业命脉,又在法律与规则层面占据道义高地。

03 深层动机:政治算计与战略误判

从加关税的时间节点看,特朗普这次时机把握精准,看上去似乎是愤怒乱打的,其实反倒可以说是训练有素,有备而来。

特朗普说要在11月1日加100%关税,算算日子,快到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展期90天结束了,而且这个时候美国零售商备货也做完了,又可以翻脸不认人了。

上次大幅对华加关税,正好卡在清明节假期,这次加关税则是国庆和中秋长假刚过--总是尽量让美国人过好节的同时,在假期前后给中国人民添堵。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有其国内政治考量。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债务总额高达37.3万亿美元,比2024年美国GDP高出近三成。

看到这个数字,你是特朗普你也得疯--这么多债,上哪去搞钱减轻政府债务压力?

对国内加税是万万不可能的,这太招人恨了,而且特朗普本来就是要减税的。那就只有一条路,对国外加关税。

04 分化瓦解: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

敲定其他大客户关税后,美国又可以腾出手来,对最大竞争对手中国施加新一轮关税战。

这一时间节点的险恶之处,也在于稳定住其他贸易伙伴后,对中国重拳出击。

7月28日,美欧达成协议,欧盟输美商品关税15%;7月31日,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税协议延长90天,美国对墨西哥收取25%的关税;9月4日,美日贸易协议正式实施,日本出口美国商品将被征收15%的基准关税。

这一手分化瓦解,此前美国也用过。

9月,墨西哥就传出消息,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上千种商品,加10%-50%的关税。

墨西哥的此项措施,被认为是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

05 必败之战:美国国内的重重危机

特朗普的暴怒,恰恰暴露其战略误判。他仍停留在"中国依赖美国市场"的旧认知中,却忽视了一些根本转变。

当前美国经济正深陷多重困局,加剧了特朗普贸易战威胁的脆弱性。

首先,美国联邦政府已停摆十天,几十万公务员无薪待岗,公共服务受阻,进一步打击消费者信心。

其次,尽管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以刺激经济,但通胀仍具黏性,核心CPI同比维持在3.2%,令货币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控通胀"的两难。

更严峻的是,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目前已经恶化到每3个月就新增1万亿美元债务,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军费,形成"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从2024年1月突破34万亿美元,到2025年突破36万亿美元,仅用一年多时间。而现在正在加速冲刺40万亿美元大关。

06 中方反制: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设局

当前局势,已非2018年可比。彼时中国被动防御,如今则主动设局。

特朗普虽叫嚣"100%关税",但其政策面临多重制约。他的咆哮,不过是霸权焦虑下的情绪宣泄。

而中国则手握稀土、市场、制造三大王牌,且反制措施均在WTO框架与国内法授权下进行,占据规则合法性。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自主。另一方面,中国外贸结构深度重构。

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能源、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美国市场的重要性持续弱化,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绕过性"却日益增强。

正如美国分析师所言:美国的所有举措都将遭到中国的反制。问题在于美国在收手之前,还想给自己造成多大伤害。

前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保罗·克雷格·罗伯茨看得清楚:"特朗普能得到的一切,就是剥夺美国企业参与亚洲发展的机会。"

华尔街已经开始流行"TACO交易",投资者们普遍认为他的威胁难以真正落地。

这场博弈已不再是简单的贸易争端,而是两个经济超级大国在不寻求军事冲突的前提下,能够承受多大程度的经济相互破坏的考验。